第五十八章 仙官(2/2)
有人提出假设:第十三柱等待的,或许根本不是某个伟人、先知或救世主。
而是所有“不该存在却依然发声”的生命集合。
是弱者的呐喊,是边缘者的低语,是失败者未完成的遗言,是历史夹缝中被抹去的名字。
某夜,暴雨倾盆。
一道闪电劈中等音塔顶端,瞬间激活全塔能量回路。监控数据显示,在雷击发生的秒内,全球共有13,729人同时产生了强烈的倾诉冲动,内容各异,主题却惊人一致:
“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但怕你不信。”
“我一直爱着你,但从没说过。”
“对不起,那天我不该推开你。”
“我不是坏人,我只是太累了。”
这些念头并未出口,却被塔身吸收,转化为一股柔和蓝光,顺着地脉流向西域。
那一刻,第十三柱剧烈震颤,内部终于出现第一缕影子??模糊、稚嫩,看不清性别与年龄,只能辨认出是个蜷缩的姿态,仿佛刚从漫长冬眠中苏醒。
七日后,影子消失。
但晶柱生长速度提升了三倍。
考古队在西北沙漠进一步挖掘,发现黑曜石墙下的地宫远比想象庞大。最深处,有一间圆形密室,墙壁光滑如镜,地面刻着巨大声波拓扑图,中心凹陷处,摆放着一口石棺。
棺盖早已打开,内部空无一物。
唯有棺底刻着三行小字:
> **启者非始,鸣者非终。**
>
> **土藏万音,终归于听。**
>
> **来者若问我是谁,请答:也曾开口,亦曾沉默。**
小芽亲自前往查看。她伸手触碰石棺,指尖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心跳感??与她当年在地宫感应到的胎儿初听频率,完全一致。
她猛然跪倒,泪水滑落。
“原来……你就是第一个孩子。”
那个在母体内第一次听见世界、并试图回应的存在。
那个用最原始的震动,开启了人类与大地对话的起点。
数月后,国际声学理事会宣布:正式废除“失语者”这一称谓。所有因生理、心理或社会原因无法言语之人,统称为“待言者”??不是不能说,只是还未到时机。
同时,全球启动“初听计划”:每位新生儿出生后,医院将采集其首次心跳与啼哭的复合声波,加密存入个人声纹档案,待其十八岁成年时返还,供自主决定是否公开。
第一份返还档案属于言归的儿子??她在三十岁那年收养了一名唇腭裂患儿,手术成功后,孩子发出的第一个音节被全球直播。
那不是“妈”,也不是“爸”。
而是一个长长的、带着颤音的“啊??”,纯净如晨露滴落湖心。
当晚,第十三柱冲破岩层,露出地面一截。
通体透明,内部依旧空荡。
但每当月圆之夜,总会有人声称看见柱中闪过一抹微笑。
风依旧吹过蓝铃草。
花浪起伏,如海潮般涌动。
而在更深的地底,那颗古老的心脏,仍在默默跳动。
等待一句平凡却真挚的话。
等待一个愿意安静听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