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姐夫,你对得起我吗?(1/3)
“如果我给你签名,那其他人找我签名,我签不签?
全校学生如果都来找我呢?
大家还学不学习了,我还学不学习了?
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追星的地方……”
苏超心平气和的回应。
“好,说的好!”
...
雪落在窗台上,像一封封未拆的信。
王劲松坐在书桌前,指尖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没有落下。
那句“只要我还愿意诚实,我就没有输”
还停留在屏幕中央,像一块锚,将他钉在这间小小的书房里。
窗外的城市被雪覆盖,连霓虹都显得温柔了。
他忽然想起周晓棠站在落基山晨光里的模样??
不是舞者,不是老师,只是一个女人,安静地站在自己的生命里,不再躲闪。
他关掉文档,起身泡了杯热茶。
水汽氤氲中,手机又震了一下。
是苏超发来的语音:“老王,刚从剪辑室出来,导演说想加一场戏??
主角站在天台,看着城市灯火,一句话不说,就那么站着。
你觉得行吗?”
王劲松笑了笑,回过去一段文字:“行。
但别让他流泪。
真正的释怀,是眼睛干干净净的。”
他知道苏超会懂。
他们之间早已不需要太多解释。
就像当年在舞蹈学院排练厅外,他默默递过去的一杯豆浆;就像林知梦第一次试镜失败后,三人挤在出租屋里吃火锅,谁也没提“梦想”
这个词,却都吃得格外认真。
那些年,他们用沉默扛过所有喧嚣,如今终于可以用沉默表达最深的情感。
第二天清晨,他照例六点起床,沿着江边慢跑。
积雪未化,路面湿滑,但他步伐稳健。
几个晨练的大爷认出他来,笑着打招呼:“王老师,书我看了三遍!”
“电影我也去了首映,最后一段我哭得不行!”
他一一回应,语气平和,没有躲闪,也没有刻意停留。
他曾害怕这种注视,总觉得掌声背后藏着审判,可现在他明白了??
被人看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根本不敢面对那个被看见的自己。
回到家中,邮箱弹出一条新消息:《旁观者的告白》样稿已排版完成,出版社希望一周后定稿。
附件里附了几位读者的反馈摘录。
其中一条写着:“您写的那个修车铺的老李,就是我爸。
他一辈子没出过县城,可看完您的文字,我妈说,她第一次觉得他活得挺了不起。”
王劲松盯着这行字看了很久,眼眶发热。
他想起采访那天,老李蹲在车底修一辆破旧的桑塔纳,油污满手,却笑着说:“我不懂什么大道理,我就知道,每辆车都有它的脾气,得慢慢哄。”
那一刻,他突然明白,所谓“真实”
,不过是允许一个人以本来的样子存在,不必闪光,也不必完美。
下午三点,门铃响了。
开门的是个陌生女孩,二十出头,背着双肩包,手里抱着一摞书。
她有些紧张地说:“王老师,我是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我们班把您的《演员的背面》当课外读物……我能请您签个名吗?”
他请她进屋坐下,倒了杯热水。
“你们老师怎么选这本书的?”
“她说,现在的年轻人太累了。”
女孩低头搓着手,“大家都忙着‘卷’,忙着证明自己有价值。
可看了您的书,我才意识到,也许我们真正该问的不是‘我能成为谁’,而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王劲松怔住。
这句话,他曾用二十年才学会。
他翻开她的书,在扉页写下:“愿你永远保有说‘不’的勇气,和说‘我很好’的底气。”
签完名,他又多送了她一本《旁观者的告白》样书。
“送你。
也许有一天,你会写出属于你的故事。”
女孩走后,他坐在阳台上抽烟。
烟快燃尽时,手机响了。
来电显示是林知梦。
“我们在村小的第一堂课上完了。”
她的声音带着笑意,背景有孩子叽叽喳喳的喊声,“有个小女孩问我:‘姐姐,明星是不是都不会生病?
’我说会啊,我也感冒过,还打喷嚏打得妆都花了。
她就特别开心,说原来厉害的人也会流鼻涕。”
王劲松笑出声:“你们真是去支教,还是去祛魅?”
“都是。”
林知梦轻声说,“这里的孩子没见过地铁,不知道热搜是什么,但他们知道春天什么时候开花,知道哪棵树上的果子最甜。
我觉得……这才是活着。”
电话挂断后,他翻出相机里存的照片??
那是去年在温哥华拍的,周晓棠在厨房煮咖啡,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她肩上。
他一直没舍得删,也不敢发朋友圈。
不是因为留恋,而是怕打扰那份刚刚建立起来的平静。
他们之间的关系,像一首没有副歌的诗,没有高潮,却每一句都恰到好处。
晚上七点,他接到出版社主编的电话:“央视读书栏目想推荐《旁观者的告白》,但他们希望你能录一段视频寄语。
十分钟以内,谈谈写作初衷。”
他答应了。
摄像师第二天上门,架好设备,问他要不要补光或化妆。
他摇头:“就这样吧,我今天穿的是上周洗过的毛衣,头发也没梳。”
镜头打开后,他直视前方,语气平静: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放着明星生活不过,要去写这些普通人?
我想说,我从来就没真正‘过’那种生活。
我在聚光灯下演了二十年‘王劲松’,直到去年才敢写下第一句真话。
而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他们或许没上过电视,没拿过奖,但他们每一天都在演自己??
不NG,不重来,也不需要观众鼓掌。
他们让我明白,真正的勇敢,不是站上舞台,而是敢于在无人注视时,依然认真生活。”
视频拍完,团队都说感人,建议配上音乐和字幕。
他只回了一句:“不要修饰,原样发出去就好。
真实的东西,经得起沉默。”
三天后,视频上线。
一夜之间播放量破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