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 恨天之变【为不管不顾不理和冷月崖两位盟主加更】(2/2)

有人在寒夜中为他人点亮一盏灯, >

它便会亮一分。

>

若万心同燃,则长夜自退。”

** 与此同时,西域佛国传来消息:千年古塔地宫中的完整铜镜已被迎出,供奉于新建的“双月殿”

中。

僧侣们发现,每当启明灯点燃,镜面便会浮现一行新字: **“九灯未成,其一已明。”

** 而在极北冰原,春分祭典当天,奇迹降临。

原本终年不化的冻土之上,竟破土而出一株白花。

花瓣如雪,花蕊泛金,散发淡淡暖意。

当地居民称其为“守望莲”

,传说它只在真正理解“牺牲”

意义的土地上生长。

更有旅人声称,曾在深夜看见两道身影并肩立于碑前。

一人持断剑,一人捧心灯,彼此无言,却似有千言万语。

待走近时,身影已消散,唯余一句风中低语: “孩子,我们都等你很久了。”

三年又五个月后,东洲某城发生异事。

城墙外那篇刻入石中的《守望录》,一夜之间竟自行延伸,多出整整三章内容。

文字风格与原作一致,笔力沉稳,情感真挚,讲述的正是阿芜如何以血绘阵、唤醒七地的故事。

学者无法解释其来源,唯有城中一位盲眼老妪说:“那是有人在梦里写的。

写完之后,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人们顺着她的指引,在城郊一座小庙中找到了那位抄书人。

他已经去世多日,面容安详,手中仍握着一支秃笔。

桌上摊开着一页残稿,最后一句话墨迹未干: **“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不想让别人再独自面对黑夜。”

** 消息传开,各地纷纷效仿。

有人自发组织“夜话会”

,每逢朔月之夜聚集村中老少,讲述先辈抗争之事;有工匠打造“忆灯”

,内置微型符纸,点燃时会浮现一段光影记忆;更有诗人写下长诗《灯火行》,传唱于市井街头: >

“谁持心火照幽冥?

>

非神非仙非圣名。

>

一盏来自母亲手, >

千家灯火共长明。”

而这一切的背后,阿芜始终未曾露面。

有人说她在闭关研习新的阵法,有人说她已悄然离去,游历天下传播火种。

只有少数几人知晓真相??

她一直住在青冥废庙,每日清晨清扫庭院,擦拭石碑,照料那株从瓦砾中重生的藤萝。

她不再使用铜镜,也不佩戴任何象征身份的信物。

她只是静静地活着,像一盏不张扬的灯,照亮身边寸土。

直到某一夜,子时刚至。

她忽然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望天。

星河璀璨,却有一颗星辰异常明亮,正缓缓坠落。

不是流星,而是一道持续不断的光流,自天际蜿蜒而下,最终停驻在青冥庙顶,化作一道人形轮廓。

那是一位女子,身穿旧式战甲,手持断剑,眉目温柔而坚毅。

“娘……”

阿芜轻唤。

白璃的身影微微颔首,伸手轻抚虚空,仿佛隔着时空触碰女儿的脸颊。

随后,她指向西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最后双手合十,做了一个古老的祈愿姿势。

阿芜懂了。

她连夜启程,前往西域佛国。

三个月后,她在双月殿前见到了那面完整的铜镜。

当她将手掌覆于镜面时,异象突现:镜中倒影并未显现她的容貌,而是浮现出七个画面??

北岭少年执笔描碑、东海渔民点亮渔火诵读《守望录》、西漠女子怀抱孩童讲述母亲故事、南疆药师研制新型解毒丹、中州学子辩论“何为真正的勇气”

、极北猎人守护新生的守望莲、东洲诗人吟唱《灯火行》…… 每一个画面中,都有一盏启明灯静静燃烧。

镜背铭文随之变化,旧字隐去,新文浮现: **“九灯已燃其七,余二者,待人心自启。”

** 阿芜怔然良久,终于明白母亲最后的手势含义。

第一,是让她去看这个世界的变化??

那些她不曾亲眼见证的光芒; 第二,是告诉她,真正的守夜人从来不止一人,而是所有选择不闭眼的人; 第三,是托付最后的使命:找到那两盏仍未点燃的灯。

她回到青冥,取出了珍藏多年的两枚空白玉瓶。

这是她特意保留的容器,专为“第九灯”

与“第十灯”

准备。

她不知它们将在何处点燃,也不知由谁点燃。

但她相信,只要还有人记得那个春分的日出,还有人愿意在夜里讲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那么终有一天,这两盏灯也会亮起。

她将玉瓶置于密室高台,周围摆上七盏启明灯。

灯光交映,形成一圈柔和的光环。

她跪坐在前,低声祈祷: “若有来者,请循光而来。

若有人迷途,请借我灯火一用。

我不求永生,不求无敌, 只愿这人间,再无人需独自熬过长夜。”

话音落下,七灯齐明,光晕扩散,竟在墙上投射出一幅奇异景象:无数细小的光点遍布大陆各处,连成网络,宛如星图。

其中有七处最为耀眼,其余则如萤火闪烁,却源源不断。

而在极南之地,火山口边缘,一名小女孩正仰望着夜空。

她手中拿着一本破旧的《守望录》,是母亲临终前交给她的。

她还不太识字,只能看图说话。

她指着书中那位白衣女子,对身旁的老妇人问:“奶奶,她是不是很冷?

一个人站在月亮背面。”

老妇人搂紧她,轻声回答:“是啊,她很冷。

但她更怕你们冷,所以把自己烧成了灯。”

小女孩想了想,忽然跑进屋里,拿出自己攒了许久的蜡烛,插在地上,一根根点燃。

微弱的火光照亮了简陋的小屋。

她仰头看着跳动的火焰,认真地说:“那我也当一盏灯吧。”

就在那一刻,远在青冥的第八盏玉瓶,忽然自行开启。

一道纯净的光束冲天而起,直贯云霄。

镜背铭文再次变化: **“九灯已燃其八,终章将启。”

** 阿芜站在庙门前,望着南方天际升起的光柱,泪水滑落。

她知道,这场战争永远不会结束。

但她也知道,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点灯, 只要还有一盏灯火不肯熄灭, 长夜,就永远赢不了。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