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魏忠贤:借尔人头一用(求追读,求收藏)(1/2)
虎墩兔汗这回是真恼了!
他林丹巴图尔,堂堂成吉思隆盛汗,黄金家族嫡系血脉,竟在宣府城下跟个明朝阉人对上了?
打赢了不光彩,万一打不输……呸!
绝无可能!
打不过努尔哈赤、黄台吉也就算了,若连魏忠贤都拿不下…… 再说,王登库家的人不是说宣府即将哗变、军心涣散吗?
怎么转眼就变得这么凶悍?
城头铳箭如雨,敢死队扑杀如虎,还有那面扎眼的司礼监大旗……这哪是要兵变?
分明是早有准备!
“王登库的侄子!”
虎墩兔汗猛一扭头,眼中凶光毕露,“还有王世钦那家将……叫什么的?
都给本汗押来!”
“是,大汗!”
亲兵恶虎般扑向帐后。
不多时,王登库的远房侄子王有才和宣府副总兵王世钦的心腹家将王得功,就被拖死狗一样拽到金帐前,按跪在雪地里。
两人面如土色,浑身筛糠。
“说!”
虎墩兔汗一脸要吃人的怒气,喝问道,“你们不是说宣府兵变闹饷、毫无斗志,只等本汗一到就能破城吗?!
现在呢?!
城头那是谁?!
那是什么旗?!
魏忠贤!
明朝司礼监掌印太监就在城里!
他拿银子喂饱边军,用火铳长枪收割本汗勇士!”
他俯下身,阴影彻底笼罩住发抖的二人,声音阴沉得像要杀人:“告诉本汗,这怎么回事?!
你们的兵变呢?!
一击即破呢?!
嗯?!”
王有才早已魂飞魄散。
王得功强自镇定,额头重重磕在雪地上:“大汗息怒!
这、这定是那魏阉的缓兵之计!
他暂时压住了那些兵痞!
可宣府欠饷不是一天两天,军心早乱了!
魏阉压得了一时,压不了一世!”
他猛地抬头,眼带狡黠:“大汗!
眼下正是良机!
魏忠贤亲至,足见明朝皇帝重视此地!
大汗何不借兵威,遣使入城跟他谈判?
索要历年欠下的市赏!
只要他肯给银给粮,大汗便可暂退,等他们自己再乱……”
虎墩兔汗听得心动。
他本就是来打秋风,若趁乱杀入宣府外城大掠一番,再逼明廷低头,自然最好;若不行,退而求其次也能接受。
一旁的绰尔济喇嘛一直闭目捻珠,此刻忽然睁开双眼,两手合十:“阿弥陀佛!
大汗,王将军所言极是!
魏忠贤是明朝皇帝心腹,大权在握,又贪财怕死!
如今他亲陷险地,必定想活命!
贫僧愿亲入宣府,面见魏忠贤,陈说利害!
让他补上市赏,并承诺约束边将,不再杀我部众!
若他答应,大汗即可收兵,既得实惠,又不损威名!”
虎墩兔汗胸膛起伏,死死盯着城头那面刺眼大旗,又瞥了眼脚下发抖的二人和一脸笃定的喇嘛。
也觉得这是条妙计......
魏忠贤一定是被大元的天兵吓坏了,为了活命不得不拼命。
如果给他一个花钱买命的机会,他不会不抓紧的。
无非就是买命的代价而已。
三十万两白银、十万石粮草不见得能答应,但是十万两白银,三万石麦子总还是能榨出来的。
况且这买卖对魏忠贤也不亏,自家大兵一撤,他就能向明朝皇帝谎报大功了。
想清楚了其中的关窍,虎墩兔汗猛一挺身,深吸一口寒气:“好!
就依大喇嘛!
你即刻准备,持本汗金箭入城!
告诉魏忠贤??”
他声调骤扬,带着草原霸主的杀伐之气:“要么,交出三十万两白银、十万石粮草,补上市赏,立誓不犯我部,严惩孙祖寿、祖大寿!
本汗立马退兵!
要么……本汗踏平宣府,拿他魏忠贤的人头祭旗!”
…… 宣府镇西城楼。
寒风卷着血腥掠过垛口,吹得魏忠贤的貂绒大氅猎猎作响。
他两手扶砖,死死盯着城外??
蒙古人首攻受挫后没再强攻,却也没退,反而撒开包围圈。
“祖爷!”
杜勋小步快跑近前,“鞑子……虎墩兔汗派使臣来了!”
魏忠贤眼皮都不抬:“谁?”
“绰尔济喇嘛!”
杜勋咽了口唾沫,“虎墩兔汗的国师!
持金箭来的,说要面见祖爷议和!”
“议和?”
魏忠贤嘴角一扯,“让他上来。”
…… 不多时,绰尔济喇嘛身披绛红袈裟,头戴金顶鸡冠帽,双手高捧一枚镶金狼牙箭,在两名净军“陪同”
下稳步登楼。
他脸上挂着神圣庄严,一副得道高僧模样。
走到魏忠贤九步外,绰尔济停步躬身,用生硬汉语高声道:“大元可汗呼图克图汗驾前国师,绰尔济,拜见大明司礼监掌印魏公公!
奉我汗金箭,特来传旨!”
魏忠贤大马金刀坐着,眼都不瞥:“讲。”
绰尔济吸一口气,声调忽然拔高,带着居高临下的慈悲:“魏公公!
我汗仁慈,不忍生灵涂炭,特遣外臣前来议和罢兵!”
他稍顿,扫了眼城头肃杀守军,继续道:“只要公公答应三件事,我汗即刻退兵,永保宣大太平!”
“哦?”
魏忠贤终于抬眼,似笑非笑,“哪三件?”
绰尔济挺直腰板,朗声道: “其一,大明补足历年所欠市赏,白银三十万两,粮草十万石!”
“其二,严惩蓟镇杀害朵颜卫元凶??
孙祖寿、祖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