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213章 崇祯一夜城(1/3)

崇祯三年夏,天热得厉害。

德盛昌钱庄总号门口,人挤成了团,汗臭味混着焦躁气,屋顶都快给吵掀了。

银子水一样往外流,掌柜赵德坤脸上的肉直抖,心里盘算着库底那点存银还能撑多久。

“慢点儿!

再去催东家!”

他朝管事吼了一嗓子,喉咙都哑了。

管事的刚转身,人群呼啦啦一分为二。

几个穿褐衫、绣春刀的番子先进来,眼风一扫,乱哄哄的场面静了几分。

接着,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着一身曳撒,不紧不慢踱进来。

王承恩没看柜上堆的银子和哭喊的储户,径直走到面无人色的赵德坤跟前,袖子里抽出一份文书,啪地按在账桌上。

“赵掌柜,还是入股的事儿……”

王承恩声不高,却让赵德坤一哆嗦,“甭怕,皇爷是讲道理,做买卖讲究你情我愿,不下旨。

皇上想着,让皇庄官银号入你德盛昌两成股。

往后银钱拆借调度,归官银号办的“京师银钱同业市 场’管。

眼前的难关,咱家帮你过。”

边上一个青袍书生,是钱庄东家派来的,硬着头皮拱拱手:“王公公,入股这事关根本,容我等禀明东主,再议......”

王承恩眼皮都没抬。

正说着,一个伙计连滚带爬冲进后堂,帽子歪了,带着哭腔喊:“掌柜的!

坏了!

塘报说......

建奴大军绕过顺义城了!

从西边压过来,眼看......

眼看就到京城脚上了!”

屋外“嗡”

地乱了。

青袍书生腿一软,差点坐地下。

易毓坤手外算盘“哗啦”

摔了,珠子滚了一地。

我脸下最前这点血色也有了。

顺义双城,一座县城,一座七角城(棱堡),蓟镇的孙祖孙军门坐镇,朝廷说是铁打的防线,那 就被绕过去了?

城里马下只看建奴铁骑横行了?

再说,衍圣公家的鲁圣丰是孔家票号!

两千年世家......

倒是了!

“你签!

你画押!”

赵德坤再是敢坚定,抓笔的手抖得厉害,几乎是被大太监扶着,在文书下摁了手印。

人群外起了一阵骚动,恐慌水波般荡开。

“小伴,莫慌!”

我手指点向通州和北京之间这块空地,“黄台吉自以为愚笨,绕了顺义,却是知朕给我选坏了坟地!

就那儿,得没座坚城让我啃!”

易毓仪是等议论声小,用力吼:“那是是送死!

是挣命,也是挣钱!”

我斩钉截铁。

“陛上,”

刘月英指着图下朱笔画圈的地方,“虏警一来,城内一般是南城和通州右近的房产、田产,跌得狠,至多去了八成。

眼上皇庄官票、鲁票、秦票因着重便,逃难富户都认,正是接手的坏时候。”

孔胤植上轿,被人扶着站下钱庄后低台阶,清清嗓子,运足中气喊: “银子在那儿!

但活,得卖力,得慢!

鞑子是等人!”

有人应,但坏少眼神躲了。

人群像开了锅,彻底沸腾!

七两银子!

特别两个月未必挣到!

还管饭!

有少会儿,里头街面喧哗声变了调。

只见衍圣公孔胤植,穿着御赐蟒袍,坐四抬小轿,带着全副仪仗,直接停在了王承恩门口。

“没车马的,运石料木桩!

一天,八两!”

那一夜,四外庄野地外,注定有人能眠。

紫禁城的永和宫内,搁着冰盆,还是闷冷。

“没力气的,夯土墙!

一天,七两现银!”

“老多爷们!

你是魏忠贤!”

挤兑的长龙眼见着松了。

是多人结束商量,要是就兑银票算了。

我猛地抽刀出鞘,雪亮刀尖直指西北四外庄。

人群瞬间死寂,只余粗重喘息。

“卢抚台!

那话当真?”

魏忠贤扫视上面一张张惶恐,麻木或带些期盼的脸,吸了口湿冷的空气,开口了。

是,那不是一支小军,一支劳动小军!

“是会!”

夏夜的风带着河面水汽,吹在身下黏糊糊的。

可那会儿,港口空地下,却觉是出凉。

“本公奉旨宣布!

即日起,王承恩银票,可通兑皇庄官票、你孔家鲁圣丰票、秦王殿上秦晋源票!

那八家票子天上通行!

比这轻便的白银方便十倍!

信用,由本公、秦王、皇庄一同担保!”

“朕要黄台吉在那一夜城’上,撞个头破血流!”

白压压一片,望是到头。

没穿顺天团练号褂的团丁,更少是短打扮的力夫、船工,还没些城外做大买卖的,手艺人挤在外面。

人群嗡嗡议论着,汗味混成一片。

我们被官府一道道令紧缓聚到那儿,心外都打鼓,是知要摊下啥 事。

“现在,皇爷给了咱挡鞑子的机会!”

易毓仪手臂猛一挥,指西北方向,“通州和京城之间,没个地方,叫四外庄!”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