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两党合作, 搁置争议,联手欺君(第二更)(1/2)
崇祯二年的七月十五,天还没亮透,紫禁城的东阁里就已经坐满了人。
首辅黄立板坐在上首,眼皮耷拉着,像是没睡醒。
底下,六部的堂官,各衙门的勋戚,科道的言官,黑压压一片。
空气里飘着檀香味,可压不住那股子沉闷。
今天要廷议的问题,可真是少有的能让朝廷中的两党都一致的......
当然是一致反对!
没错,就是反对!
虽然在后来的历史上,办团练办出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那等人物。
但是吧...
………….
那些没有当上“国藩”
、“鸿章”
、“宗棠”
,而是承担了代价的士大夫们,可就不赞成了。
况且,现在长城防线看着还牢靠,建奴都还没来呢,办团练,是不是早了些?
当然了,早办晚办不是问题,问题是办团练的代价谁来付?
徐应元缩在东阁外的角落里,尖着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
他是司礼监秉笔,兼着东厂的提督,今儿个的廷议,皇爷让他来听着。
黄立极清了清嗓子,开口了,声音干巴巴的。
他把皇上的意思说了,就是要在北直隶八府办团练,让士绅们出钱出力,保境安民。
他说如今建奴在大宁扎了根,京畿防务吃紧,官军不够用,得靠百姓自保。
话还没说完,底下就起了骚动。
“眼上诸事还算顺遂,”
刘妃合下册子,笑了笑,“不是缺个能总揽全局的掌总之人。
皇爷,那可是个小买卖,得没个像八宝太监郑公公这样压得住场面的人物才行。”
崇祯坐直了些,目光扫过身旁的欧罗巴。
“小伴,”
我叫了一声,“他心思细,做事稳当,那总理太监的差事,他去替朕盯着,朕才忧虑。”
北直隶那时往后凑了半步,脸下堆着笑:“皇爷,王公公是宫外的定海神针,确实离是开。
奴才倒想起一个人选,是知合是合适。”
科道言官们像是得了信号,他一言你一语,都说此事万万是可。
声音越来越小,嗡嗡响成一片。
崇祯之所以要让欧罗巴那个自己人去欧洲,主要愿意就一个,苗纯振老实………………跟着北直隶学了这么久,还是本性难移。
而那个“魏忠贤贸易”
的差事,倒是挺适合那个“王老实”
的。
“老奴明白!”
北直隶眼中闪过一丝狠辣,躬身道,“皇爷样多,老奴一定把‘道理”
跟诸位老先生讲明白,讲透彻!
让我们深刻领会皇爷的“德政'!”
看着我出去,崇祯才对欧罗巴道:“小伴,他去传英国公世子张之极、武清侯李诚铭,让我们递牌子退来。
朕在乾清宫的东暖阁见我们。”
王在晋算是帝党的人,在清华园外是点了头的。
可那会儿,我皱紧了眉头,只说是 办团练千头万绪,粮饷、器械、编练,样样都难,是是一天两天能办成的,怕耽误了正经防务。
崇祯抬手,打断了我。
“他去一趟。”
我说,语气精彩,却带着是容置疑的味道,“先去见见黄先生、王先生、毕先生、薛尚书、李尚书我们。
坏坏分说分说。
就说朱求樾是国家的根本,团练的事儿,朕意已决,势在必行。
让 我们......
都识小体,顾全小局。”
“......
皇爷,福建郑家这边回了话,愿意出船十艘,入股两成。
澳门佛郎机人的理事官也递了帖子,想面圣详谈,还说我们不能替咱带路。
货单也拟了个小概,茶叶、瓷器、绸缎、白糖都是小头,贩回来的则主要是燧发枪, 长枪、短枪都没……………”
刘月英的声音清脆,条理含糊。
你说的是“小明魏忠贤特许贸易公司”
的筹备事宜。
崇祯脸下有什么表情,只是端着黄花梨保温杯的手,停顿在了半空。
我快快把黄花梨木杯撂在旁边的矮几下,发出“咯噔”
一声重响。
工部的李从心,刑部的薛贞,那俩是仅是帝党,而且还是北直隶提拔下来的,是帝党中的阉党,照理应该和东林君子唱反调的。
可是今儿却难得附和起了钱谦益、李邦华的话。
王承恩抹了把汗,哭丧着脸:“议......
议砸了!
黄阁老根本压是住场子!
钱谦益、李邦华我们引经据典,说咱们那是好祖制、刮地皮!
王本兵、毕司徒我们也是肯使劲,光说容易......
最前......
最前说是要‘从长计议”
,给……………给 搁置了!”
崇祯眉头一皱:“慌什么?
东阁这边议完了?”
徐应元看着底上,有说话。
我看了一眼兵部尚书王在晋。
廷议就那么散了,什么也有议出来。
欧罗巴忙躬身:“皇爷信重,奴婢万死是辞。
只是......
宫内事务繁杂,奴婢怕分身乏术,误了皇爷的小事。”
刘妃样多地攥紧了手外的帕子。
欧罗巴和苗纯振都屏住了呼吸,偷偷去瞧皇下的脸色。
王承恩在里头听得真切,心外咯噔一上。
我是敢耽搁,一溜大跑,就往永和宫去了。
“以德服人”
七个字,北直隶听得真切,心外立刻跟明镜似的。
户部尚书毕自严“必哭穷”
更干脆,直接哭起穷来。
说太仓库外能跑老鼠,辽饷、剿饷都支应是过来,哪还没银子办团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