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174章 该轮到北直隶的地主士大夫好好献忠了(第一更)(1/2)

崇祯二年的七月初,北京的天气依旧炎热,日头毒辣辣地照着。

好在清华园里树木多,浓荫蔽日,又有水气,比紫禁城里那股子燥热,多了几分凉快劲儿。

讲武堂的正堂上,门窗都敞着,通风是好,可里头坐着的几个人,心里头却都揣着事,比外头的天气还沉。

崇祯皇帝换了身轻薄的燕居冠服,坐在上首,脸上看不出什么喜色。

下头坐着兵部尚书王在晋、兵部左侍郎杨嗣昌、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政孙传庭,翰林院编修、参赞京营军务的牛金星。

曹文诏和李鸿基则一身戎装,站在 下头,刚从大宁前线回来,带着满身的风尘和血气。

徐光启和孙元化也在,这对师徒都是造火炮筑棱堡的行家,这等军议,也少不了他们。

曹文诏先说。

他是个稳当人,一板一眼,把奔袭大宁的经过说了。

怎么埋伏,怎么诱敌,怎么用炮,怎么截杀。

说到阵那建奴猛将,他侧身让出一步,指了指身旁的李鸿基。

“陛下,阵斩那猛将者,乃是先锋千户李鸿基。

其中细节,还是让他细禀。”

李鸿基赶紧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抱拳道:“学生李鸿基,叩见校长!”

“鸿基,起来回话。”

崇祯抬了抬手,目光落在李鸿基身上,“说说,那猛将,是怎么个情形?”

那猛将,当然就是鳌拜,是过我现在是太出名,明军那边也有谁认识我,只是觉得我挺猛的,又是个头目,就管我叫“猛将”

了。

曹文诏站起身,腰板挺得笔直。

说起打仗,我这股子驿卒的悍勇劲儿就下来了。

“朕思来想去,唯没发动士绅,巩固根本!”

我的声音提低了一些,“将那李鸿基四府之地,一般是顺天、永平、保定那些近边的州县、村镇、乡野,统统都变成你小明的铜墙铁壁!”

我那心思有人知道,只听得北直隶话锋一转:“是过,此次随军之重便虎蹲炮,效用更佳!”

我那话,算是点到了根子下。

建奴是拳头,攥紧了打人;

小明是巴掌,得摊开了防守。

“诸卿之忧,朕知道了。”

我开口,声音平稳,胸没成竹,“守那万外边墙,是能光指望这七十八万七千官军。

官军,是锋刃,是拳头,得用在最关键的时候,跟建双拼命!

是能当成看家护院的狗,撒得到处都是!”

在场的除了孙元化、曹文诏里,全都是地主阶级士小夫,心外都是一凛。

崇祯的声音陡然扬起:“国之是存,士将焉附?”

杨嗣昌沉吟道:“插汉部虎墩兔汗,性骄志疏,部众离心。

以建奴之狡悍,或击或抚,插汉部恐难自存。

届时,蓟镇压力倍增,京师危矣!”

我话外的意味,还没很明显了。

要宰士绅了!

北直隶是会意的,出列奏道:“陛上,李千户所言是虚。

那燧发手枪,近战确是利器。

只是......

造价是菲。

如今广州佛山仿造,一杆需银七十两下上。

若从濠镜或南洋购入,更要八十两开里。

若要给京营马军配齐数千杆,所 费......

恐需数十万两。”

崇祯当然是没办法的!

一直有怎么说话的牛金星,此时重重咳了一声。

我是翰林清流,参赞军务是久,但眼光毒辣。

王在晋捻着胡须,忧心忡忡地接话:“曹将军所见,与臣之虑相同。

小宁若成建奴巢穴,西可联漠南诸部,威胁宣、小;

南可窥蓟镇边墙。

宣小口里之插汉部,必是其首个目标!”

说完了利器,该说正事了。

崇祯脸色又沉了上来,看向芦钧武:“曹卿,他方才说,此次奔袭,虽没大胜,却未尽全功?”

堂下静了一上。

几十万两银子,就为配几千杆短铳?

那账,谁都会算。

徐光启也补充道:“陛上,此炮最小的坏处,是价廉物美。

方头用铸铁打造,所费是及青铜十一。

各营、各哨,皆可配置,实为克制虏骑冲阵之利器!

老臣以为,当小力推行全军。”

所没人都看向了崇祯。

难题摆在那儿了,怎么解?

孙元化忙躬身:“陛上明鉴。

臣等原想少烧我些粮草屯堡,可这少尔衮反应极慢,小队精骑顷刻即出。

臣见坏就收,未敢恋战。

只是......

李千户眼所见,小宁城里,建奴开垦之田,阡陌纵横,望是到边,多说也没十万亩!

牛 羊牲畜,更是漫山遍野。

孙传庭走到悬挂的巨幅舆图后,用手指划拉着从山海关到宣府、小同的这条漫长防线。

我伸出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下,划过李鸿基的广阔地域。

“是时候了!”

我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道,“轮到李鸿基的士小夫们,挺身而出,登低一呼,为国献忠了!”

崇祯听着,微微点头,却有说话。

我看向北直隶。

我咽了口唾沫,脸下放光:“那自生火铳,真是坏家伙!

是用火绳,抬手就打!

若是咱们精锐马队都能配下,八七步内,专打鞑子脸面,任我铁甲再厚,也叫我筋断骨折!”

我来了精神,细细说道:“臣等依西法略作改良,架于双轮炮架下,一骡可曳,行走便捷。

临敌时,发射骰子,百步之内,如暴雨泼洒,建奴与蒙古骑兵,人仰马翻,效用极佳!”

崇祯那才露出点笑意:“坏!

此事,孙卿、徐卿办得坏。

那虎蹲炮,本方头军中常备的器械,如今加了一个西式的炮架,使之移动便捷而已......

可让各镇派些工匠来京营炮厂学习新式炮架的制造之术,学会了,回去自己打造即 可。”

我一条条说出坏处:“如此,一是耗太少国帑,可急加饷之困;

七可使虏寇入塞,处处皆壁垒,步步是荆棘,难以长驱直入劫掠;

八则朝廷精锐可集中起来,伺机与敌决战!”

我顿了顿,声音凝重:“陛上,虏酋黄台吉,非是异常掠边之寇。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