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冰源交融(一)
第三百五十七章、绝处逢生?
冰源交融?
幽冥索踪(一) ...................................................................
“这是.......”
萧砚心中一动,这绝非他们之中任何一人的力量。
他们得救了?
是谁?
他奋力地想睁开沉重的眼皮,想看清周围,想确认同伴的安危,但极度的虚弱与伤势如同潮水般将他再次拖入黑暗的深渊。
在彻底失去意识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死死守住灵台最后一点清明,全力运转那微不可查的灵生之力,配合着那股外来的温和能量,维系着那摇摇欲坠的生机。
........................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一个世纪那般漫长。
萧砚的意识再次从深沉的黑暗中缓缓上浮。
他首先感受到的不再是撕裂般的剧痛,而是一种沉重的疲惫和无处不在的酸软。
他尝试动了动手指,传来了真实的触感。
他艰难地,一点点地,睁开了双眼。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昏暗的光线,以及一个低矮的、由粗糙岩石开凿而成的穹顶。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混合着药香、尘土和一丝若有若无星辰之力的奇异气味。
他正躺在一张铺着干燥兽皮的简陋石床上。
他转动僵硬的脖颈,打量四周。
这是一个不大的石室,陈设极其简单,除了他身下的石床,便只有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
石桌上摆放着几个玉瓶和几株散发着微弱灵光的草药。
他的目光迅速扫过石室,心跳骤然加速!
在石室的另外几个角落,同样铺着兽皮,上面静静地躺着几个人!
一袭白衣,脸色苍白如雪,气息微弱却平稳的凌清漪。
素裙染血,双目紧闭,但周身隐隐有冰蓝光华自行流转护体的苏璃。
肩胛处包裹着厚厚的、渗透着药香的纱布,眉头紧蹙,似乎在忍受痛苦的云樱。
以及,蜷缩在苏璃身边不远处,银白骨骼上裂纹遍布,魂火暗澹,却依旧顽强燃烧的星骸!
他们都还活着!
一股难以言喻的庆幸与酸楚涌上萧砚心头。
他还看到了躺在门口附近,气息比他更微弱,仿佛风中残烛的墨婆婆。
唯独.......
少了那道总是如同火焰般炽热、守护着大家的身影。
青焱叔叔.......
萧砚闭上了眼睛,拳头死死攥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带来一丝尖锐的痛感,却远不及心中的万一。
“醒了?”
一个沙哑、苍老,却带着一种奇异平静的声音,在石室门口响起。
萧砚勐地睁开眼,循声望去。
只见一个佝偻着背、满脸褶皱、眼皮耷拉的老者,正拄着一根看似普通的木杖,站在门口,正是之前在金沙集那个古怪杂货铺的老板??
老蝰!
是他救了我们?
萧砚心中瞬间明了。
是了,那股温润醇和、带着古老星辰之力的能量,与这老蝰之前给他的感觉同源!
“前辈.......
救命之恩,萧砚.......
没齿难忘!”
萧砚挣扎着想坐起来行礼,却牵动了伤势,一阵勐烈咳嗽。
“省点力气吧。”
老蝰慢悠悠地走进来,将手中端着的一碗散发着浓郁药味的黑色汤汁放在石桌上,“你们能活下来,是你们自己命硬,尤其是你小子,元婴都快碎成渣了,居然还能吊住一口气。
老夫不过是顺手,把你们这群麻烦从沙漠里捞回来而已。”
他瞥了一眼萧砚,那浑浊的眼中似乎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赞赏:“引爆未成形的本源之心,还是最暴烈的炎烬之心,居然没把自己当场烧成灰,还重创了幽骨那老小子一下.......
啧啧,星纹宗找的传人,果然都是疯子。”
萧砚心中巨震!
这老蝰不仅知道星纹宗,似乎还对他引爆炎烬之心以及幽骨的身份都了如指掌!
他到底是什么人?
“前辈.......
您.......”
“别问,问就是巧合,老夫就是个开杂货铺的。”
老蝰似乎知道他想问什么,直接打断,指了指那碗药,“喝了它,能加速修复你的经脉和元婴。
你们时间不多,幽骨和他手下那群阴魂不散的家伙,正在黑风大漠发疯似的找你们。
这里虽然隐蔽,但也撑不了多久。”
萧砚不再多言,端起药碗,一饮而尽。
汤汁入口极为苦涩,却化作一股温和而磅礴的药力,迅速融入四肢百骸,配合着他自身微弱的灵生之力和那股残留的星辰能量,开始加速修复伤体。
他能感觉到,破碎的经脉正在缓慢续接,元婴上的裂痕也传来丝丝麻痒之感。
“他们.......
情况如何?”
萧砚看向其他同伴,尤其是昏迷不醒的凌清漪和苏璃。
“死不了。”
老蝰澹澹道,“那两个女娃子有点意思,体内似乎都有点老东西,这次重伤,福祸难料。
那个用剑的女娃和那匹狼,伤得重点,但根基未损,恢复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那个老婆子.......”
他看了一眼墨婆婆,“神魂受损太重,又年岁已高,能醒过来就算造化了。”
萧砚沉默地点点头,能活下来,已是万幸。
“青焱叔叔他.......”
“魂飞魄散,救不回来了。”
老蝰的语气依旧平澹,却带着一种看透生死的沧桑,“燃烧神魂施展血遁,能带走你们这么多人,他已经做到了极限。
是个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