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一章 太后驾到!(1/3)

郑国泰当然知道皇帝想要田义的钱。

可是他要保证让皇帝名正言顺,理直气壮的拿到田义的家产。

那么,就必须给田义定下足够抄家杀头的罪名!

既然田义不愿认罪,那就只能对他锻炼成狱了。

只要定了罪,哪怕田义死狱中,对外也是一个交代。

就算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那也只是皇上的家奴!

皇上想抓就抓,想杀就杀,有什么不对么?

当然,如果能借助此案,拉一些讨厌的政敌落马,为田义陪葬,那就是一箭三雕了。

田义抬起一双满是霜色的眼睛,冷然说道: “你是奉了圣旨,可圣旨没有让你对老夫审讯逼供、屈打成招。

老夫死于酷刑之下,有伤皇爷仁慈之名。

司礼监没了老夫毫不打紧,可事情总需要人来做,司礼监还是要搭台唱戏,但将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未必有老夫这么 好说话。”

事已至此,田义说话也没有那么客气了。

他的意思很简单:你们君臣以莫须有的罪名,轻易对堂堂掌印太监屈打成招,司礼监的体统何在?

司礼监以后还怎么制衡内阁和外臣?

以后司礼监还有谁会安心做事?

有一句大逆不道的话他不敢说出口:他觉得皇帝很愚蠢!

为了银子因小失大,典型的利令智昏。

司礼监太监是什么?

不仅仅是皇帝的家奴首领,更是皇帝用以控制朝政的内相,是和内阁大臣并行不悖、分庭抗礼的朝廷首脑!

皇帝为了金银就找借口对自己下狱抄家,以后的内臣就不会在对皇帝那么忠心了,甚至为了自保和文臣武将勾结,让皇帝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最后没有任何可以依靠的力量,被欺骗、被蒙蔽。

可见皇上真就不是明君。

张江陵啊张江陵,这就是你呕心沥血教出来的好学生啊。

郑国泰智珠在握般摇摇头,“田公,说这些也救不得你了。

不过,在下倒是有法子让田公保住一条性命,家人也可无恙。”

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张供状,上面赫然是一些官员的名字。

有兵部右侍郎朱寅、监察御史袁可立、兵部左侍郎宋应昌、大理寺卿孙不扬等十几个官员的名字。

这些都是支持皇长子最坚定、和郑氏集团最不对付的大臣。

供状以田义的名义写,说勾结朱寅、宋应昌、孙丕扬等人,发动朝野请愿,叩阙午门,逼迫皇帝早定国本,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并说,朱寅、孙扬等人已经答应联系更多的朝臣,叩阙请愿。

郑国泰点点供状上的名字,笑道: “田公看清楚了吧?

你不喜欢谁,可以加上他的名字。

只要田公签字画押,在下保田公性命无忧,如何?”

田义定定看着郑国泰的眼睛,语气如刀的说道: “你如此胆大妄为,肆无忌惮,皇上知道么?

皇上如果知道你公报私仇,构陷大臣,只怕就是贵妃娘娘,也会跟着吃挂落。

“哈哈!”

郑国泰忍不住大笑,“皇上知不知道,真的重要吗?

田义啊田义,你真是老糊涂了,你这个问题某家很难回答啊。

就一句话,你签不签?”

田义冷笑一声。

构陷朱寅等朝臣的事情,他岂能昧着良心去做?

况且就算签了字,也只会死的更快。

他宦海数十年,怎么可能轻信郑国泰这种人的承诺?

能上郑国泰的当,他还能当上掌印太监?

“郑国泰,你大可伪造供词,可要让老夫自己签了这份诬告他人的供状,却是千难万难。”

田义语气缓慢,神色却坚定无比,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郑国泰脸色阴冷,“你不签,在下立刻派人去拿你全家到诏狱,和你做个伴。

到时候,就不仅仅是你受刑了...”

正说到这里,忽然一个校尉进来禀报道:“二爷,四爷到了,说有要事连夜商议。

四爷正在西花厅待茶,请二爷即刻去相见!”

“哦?”

郑国泰大为惊讶,四妹...

不,四弟这么晚了,为何还来诏狱见自己?

出了什么事?

郑国泰暂时也没有心思对田义用刑了,赶紧来到茶香袅袅的西花厅,一眼看见四弟阴云密布,生人勿进的坐在那里喝茶。

“四...

弟,出了什么事?”

郑国泰劈头盖脸的问道。

郑国望神色清冷的递上一张皱巴巴的字纸,“二兄先看看这个,今夜被人用箭射到了我的院子。”

郑国泰拿起字纸一看,顿时脸色铁青一片。

“这是谁送来的?

是谁!”

“府中有内鬼,吃里扒外?

还是那个御医?”

郑国望冷哼一声,“二兄,你怎么搞的?

你是锦衣卫的当家人,府中却泄露这么重要的秘密。

笔迹我已经对照过了,是武侯李文全的笔迹。”

“是他!?”

郑国泰咬牙,“那就对了!

真是皇上的好舅舅啊。

这么说,田义其实是太后的人?

难怪田义嘴巴这么硬,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原来背后还有太后!”

他误以为田义的大义凛然,是因为有太后在撑腰。

其实田义虽然和李氏外戚走的比较近,但绝非太后的私党。

田义就是皇帝的人。

本来,他对皇帝才最为忠心。

郑国望点点头,“只能有这一个解释。

田义背后是太后,他暗中照顾朱常洛,也是太后的意思。

否则,为何田义刚刚被抓到诏狱,后脚李文全就写信威胁我们?”

“田义如今在你的手里,如果弄死了田义,以太后那小心眼,岂会善罢甘休?

我们可不能给姐姐惹麻烦,不能让她和太后撕破脸。”

“那你说怎么办?”

郑国泰皱眉道,“咱家向来你最有主意,又是读书相公,你说!”

郑国望道:“二兄虽然有审讯田义的圣旨,可皇上的性子你不是不知道。

要是太后发了脾气,皇上就会忘记这道圣旨,最后太后恨的是我们。”

“所以要先等等,不要对田义用刑。

不但不能对他用刑,还要设法为他开脱。

若是太后真的为义说情,皇上肯定会网开一面,你就卖太后一个人情,把田义弄出诏狱。”

郑国望虽然是“弟弟”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