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 连中三元(1/3)

“出贡了!

出贡了!”

礼部贡院前的人群欢呼声中,贡院门口的牌楼之上,终于贴出了贡士榜单。

会试贡士榜又叫杏榜,比乡试桂榜、殿试金榜更加重要。

因为只要考中贡士,那就一定是进士,之后的殿试只是排名次,并不淘汰。

拿到贡士其实就是进士到手。

如果拿到会元,殿试后最差也是二甲靠前。

但见杏榜之上,整整齐齐的写着三百四十七个名字。

最上面的第一名,会元的位置,赫然是两个令人大感意外的字:朱寅!

朱寅中了,还是会元!

这怎么可能?

他不是病重下场么?

这也能考中,还是会元?

很多人看着朱寅的名字,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先中解元,再中会元,已经连中两元了,不愧是前所未有的大明神童,国朝祥瑞!”

“十二岁的会元!

前所未有!”

“也是,南直解元中会元,也不奇怪啊。”

“十二岁的进士,十二岁的会元,不会还能成为十二岁的状元、探花吧?”

“说不准,还真有可能!”

“果然是大明神童,文运不凡啊。”

众人议论朱寅之时,更多的人却失魂落魄。

落榜了!

三百四十七人,没有一个是我!

名落孙山,又要再等三年啊。

少数人却是欣喜若狂,“中了!

侥幸!”

“好好好!

榜上有名!”

人群中的运来看到朱寅是会元,只来得及震惊了一小会,就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中了!

第四十九名,还很靠前!

殿试二甲有望!

这个名次其实很高了,郝运来本来应该很高兴才对,可是看到朱寅居然是会元,他忽然觉得自己的成绩又不香了。

雅虎啊雅虎,你这都行?

你是在装病吧。

想到之前去探望朱寅时的情景,郝运来觉得有种受骗的感觉。

“四爷中了!”

人群中一个声音喊道,正是郑家的奴仆。

“四爷带病考试,还能中了第三百二十四名!

快去报喜!”

随着贡院放榜,朱寅的名字再次响彻北京。

十二岁带病考试,还能夺取会元,力压天下英雄,不是祥瑞是什么?

想打神童牌的群臣,顿时额手称庆。

好了好了!

十二岁的会元啊,陛下你还不赶紧让皇长子读书!

人家十二岁都能当会元,你儿子八岁了还不读书?

你还好意思拿年幼说事?

沈一贯,海瑞,田义更是松了口气,都替朱寅感到高兴。

雅虎天生夙慧,果然不会让人失望。

会元就算殿试进不了一甲,也会安排二甲靠前几名。

只是殿试还没有考,他们还需要避嫌,不宜和朱寅这个考生见面。

郑氏一党却是咬牙切齿。

郑国望听到消息,少有的发了脾气,怒骂朱寅狡诈如狐。

就是她自己也上榜的喜悦,也被朱寅夺魁的郁闷冲淡了。

在万福赌坊压朱寅考不中的人,也郁闷无比。

输了!

而之前押三百两黄金,赌朱寅上榜的南方赌客,一下子就赚三千多两黄金,折合白银几万两!

这个赌盘的输方银子,一半都被那南方赌客扫空!

此时的云祥客栈,报喜的报子来了好几拨。

朱寅得知中了会元,也很是惊喜。

超过预期,最好的结果!

他再也不装了,直接从床上起来对报子说道: “今日听到喜报,犹如神药一般,病情立刻好转,你们才是我的良医啊。”

当即打赏报子们。

很快外面就知道,朱寅在接到喜报之后,病情大大好转。

很多人都在期待,朱寅会不会成为状元,成为十二岁的大三元!

三月十五就是殿试,考试地点在皇极殿。

皇帝亲临主考,宣布考题,这叫“临轩策士”



但实际上,皇帝未必一定会到场。

比如万历。

皇极殿本叫奉天殿,明初时期就是殿试考场,嘉靖时改为皇极殿。

三月十四,鸿胪寺、光禄寺承旨,联合派员到皇极殿,布置殿试考场。

无论是殿试事宜还是膳食供应,这一日全部准备就绪。

可笑的是,殿试是最高等级的考试,皇帝亲任主考官,可考生的笔、墨、砚都要自备,还要自带卷纸二十四张。

三月十五大早,礼部侍郎率领郎中,员外郎,引领参加殿试的三百四十七名贡士,从午门一起进入皇极殿,分为两队列于丹墀两侧,面北肃立。

朱寅倒也罢了,他见过被清朝改名为太和殿的皇极殿(奉天殿),全无震撼之感。

可是其他所有的贡士,尤其是那些不久前还是农家子弟的考生,见到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皇极殿,都是心生庄严神圣之感,为之心神迷醉,想要匍匐下拜。

但见“高大巍峨”

的皇极殿,乃是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九间五架,朱红墙面、金黄琉瓦,又垂脊上的垂兽就有十种之多。

真是皇家气派,大开眼界啊。

这也难怪。

皇极殿是三大殿之首,也是紫禁城最重要的宫殿,一般是举行重大典礼、元旦大朝才启用,更与别殿不同。

此时,参加殿试典礼的文武百官,也都按照朝会礼仪,文左武右的按班就位。

等到考生和百官就位,鸿胪寺卿亲自奏请:“万历己丑科殿试之礼已备,恭请皇帝陛下临轩亲策!”

大汉将军和中官一起次第传话,一直传到皇极殿后面的的华盖殿。

按说此时的万历皇帝,就在皇极殿之后的中极殿(华盖殿)等候,御驾卤簿早就准备好了。

但听静鞭响了好一会儿,皇帝都没有出现。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