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观音下凡?(1/3)

沈一贯资格很老,早在四年前就是吏部侍郎。

但侍郎没干多久,可能就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只能请辞归乡,一直没有起复。

离开朝堂之后,他沉浸于研究庄子,风骨近道,非常低调。

宁采薇之前听朱寅说,沈一贯是好几年之后才入北京,直接入阁辅政。

可是因为穿越者的蝴蝶效应,海瑞不但没死还入京担任左都御史,提议起复沈一贯,沈一贯得以提前好几年入京。

宁采薇得到消息,立刻准备了一份厚礼,包括仪程、月饼、貂绒、奶粉、奶糖等物,亲自去送沈一贯。

宁采薇赶到宁波会馆时,原本冷清的沈公馆内外,已经人满为患。

光是轿子,就停了几十台。

大官进去了,其他官员只能在外面候着。

谁都知道,沈一贯这次起复为吏部侍郎,应该要大用了。

就是将来入阁也不是不可能。

不少官员都有点懊恼,之前以为沈一贯得罪了政府(内阁),起复无望,没来亲近,失去了烧冷灶的机会。

今日也只能临时抱佛脚,来混个脸熟了。

宁采薇见来拜见的官员很多,也只能在外面等候,却早被门子发现报了进去。

沈公馆的门子、奴仆,书童,都是拿过宁采薇银子的。

哪怕是潜在有用的人,宁采薇也会不吝小恩小惠。

“老爷。”

门子直入花厅,对正在接待众高官的沈一贯道:“采薇小娘子来了,在外面等呢。”

沈一贯笑道:“让她进来吧,就到这里。”

“是!”

门子神色微喜,赶紧出去带宁采薇进来。

和外面等待的官员不同,花厅中的官员,都是南京六部的堂官、抚按,一个个都是大人物。

可是他们没想到,沈一贯直接让一个小娘子来花厅。

不一时,但听环佩叮当,香风浮动,一个清稚少女身穿一袭月华裙,头上挽着两个角髻,落落大方的进入花厅。

这女孩儿天生丽质,风姿绝,当真是个世间罕见的美人胚子。

她这一照面,似乎整个花厅都亮了几分。

可惜却是一双天足。

这一下子就落了下乘,黯然失色,立刻不足为道了。

“孩儿拜见先生,拜见各位老爷,万福。”

宁采薇盈盈下拜,先对沈一贯磕头,再对众人磕头。

没办法。

她不但是晚辈,还是女子,还是平民。

这种场合,那是一定要跪的。

众人看到宁采薇只是金钗之年(十二),可言行举止落落大方,在自己等人面前也能气度从容,神色自若,不禁暗暗纳罕。

就是她一双“大脚”

带来的不好印象,也烟消云散了。

此女,大不凡!

难怪会得沈一贯喜欢。

“起来吧。”

沈一贯抚须微笑,“诸位,此女名叫宁采薇,钟灵毓秀,神情散朗,大有魏晋之风,乃是我弟子朱寅未婚之妻。”

此言一出,众人才知道,原来南雍神童朱寅还是沈一贯的弟子。

所谓师徒如父子。

那么这女孩子,也就是沈一贯的徒媳,当然要来送行。

果然,神童之妻也如此不俗,还真是神情散朗,大有魏晋之风。

沈一贯又对宁采薇道:“采薇,这位老爷是大宗伯,这位是大司寇...

这位是行部...”

他每介绍一位,宁采薇就再次盈盈行礼,口称老爷万福。

沈一贯可不是海瑞,他笑指宁采薇,对众人说道:“在下北上之后,还请诸位看顾这女儿家。

’ “虽然她自有贵人看顾,可毕竟年幼,颇多不易。”

沈一贯的意思有两层。

一是宁采薇背后还有大靠山,不要欺负她。

二是希望在座的大佬之中,有人也愿意庇护朱寅和宁采薇。

同时也是一种表态:朱寅和宁采薇是我沈一贯的晚辈。

巡按御史乔壁星是见过宁采薇的,第一个说道: “我听说,你在青桥里建厂招工,低息放贷,减免佃户负担,不少人都夸你善良仁慈。

好好做,这也是福报。”

“谢行部老爷。”

宁采薇敛衽一礼,“这是我家雅虎的意思,他说君子仁人爱物,士人怜悯百姓疾苦。

就算他年纪还小,没有出仕,也不敢忘仁义二字,不敢忘师教诲。”

此言一出,在座的大佬们都是点头赞赏。

朱寅如此年幼就在践行“仁义”

二字,实属难得。

南雍神童之名,也算当得起了。

这个宁采薇能说出这番话,果然也不是个简单的小女子。

沈一贯闻言更是满意,笑道:“雅虎如今正在贡院参加秋闱。

他年仅十一,当是两京十三省年纪最小的考生。

只是这一科,取中机会不大。”

他这是客气话。

“那也未必。”

礼部尚书王弘诲说道,“当年杨公十二岁中举,难说朱寅不能十一中举啊。”

他这话当然也是客气话。

在他心里,朱寅哪能和杨廷和相比?

不可同日而语。

实际上在座的大人物,除了沈一贯和乔壁星之外,都不认为朱寅能考中,更别说能打破杨廷和的神话了。

那可是乡试!

他们认为,朱寅就算是神童,起码也要几年之后才有希望中举。

吏部尚书丘也说起客气话,多少有点皮里阳秋:“大宗伯说的不错,朱寅可是肩吾兄的高徒,就算这次不中,下科也必中的。”

工部尚书阴武卿言不由衷的笑道:“是这个道理。

若是这科中了,那就是十一岁的孝廉,也算开国以来的奇观了,可谓祥瑞也。”

哪怕心中不认为朱寅能中举,当着沈一贯的面还是要说几句场面话。

沈一贯装糊涂的笑道:“那就借诸位吉言了。

雅虎如真能中举,乡试鹿鸣宴时,就让他为诸位把盏斟酒。”

众人闻言,都是呵呵一笑,其乐融融。

他们倒是借着朱寅这个话题,活跃了气氛。

宁采薇十分乖巧,干脆客串起了侍女,为众人烹茶、斟茶,延长和这些人相处的时间,增加他们对自己的印象。

接着,又趁机献上早就准备好的奶糖,每人一盒,请老爷们品尝。

众老爷虽然见多识广,享尽人间富贵,可哪里见过奶糖这种东西?

只见这奶糖的外盒上是一副精美的刻画,一个戴着绿色宝石项链的女子,抱着一只白兔,上面是四个篆体字:月兔奶糖。

画上的嫦娥,不但脖子上的项链是绿色,就是头簪、手镯、戒指也是绿色,倒也新奇。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