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六章 八月秋闱(1/3)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仅仅一天,就满城风雨,人尽皆知。

青桥里的张家和刘家出事了。

两家不但涉及走私出海,还勾结两局太监,倒卖御用贡缎。

更可笑的事,两家满载货物的走私商船,居然在崇明岛海域,被海盗杀人劫货。

不但价值三十万两的货物损失,还死了三百多个家兵。

光是抚恤银子,就要两三万银子。

张世勋还涉嫌纵火杀人,已经被巡按御史鞫问,三件罪名一起审。

知道的人都明白,两家这是完了。

就是张家之主张贤易的官位,都会受到儿子的影响,被弹劾是必然的。

最轻也是一个治家不严,教子无方。

刚刚到手的山东按察使官位,怕是没有坐热就要挪窝了。

随即,刘元初也因为涉及倒卖御用贡缎、走私出海两罪,被江宁县收监。

张、刘两家的话事人,一天之内都被抓走。

两人刚被抓走,之前还好好乞讨的流民们,居然冲进两家大院抢劫财物!

他们的理由是,张家刘家犯了事,为富不仁,藐视王法,发的都是不义之财,竟敢卖皇上的东西!

两家的家丁都覆没在海上,哪里能够挡住大股流民?

还来不及报官,就被流民冲入内院,看到值钱的东西就拿。

字画、瓷器、古玩、屏风、家具...

什么值钱就拿什么。

两家的族人手持兵器,死死守住银库,才保住银库没有被打劫。

大股流民在两家抢了半个多时辰,简直将两家除了银库之外的贵重家私,洗劫一空!

胆子实在太大了。

刘家也就罢了,可是张家大院却是山东按察使的宅子啊!

好在流民们似乎早有商量,没有杀人放火,也没有强暴妇女,只是抢东西而已。

更要命的事,有人带领一群流民,冲击了两家的账房,抢走了两家放高利贷的借据,都是欠债人盖了手印的。

这些高利贷借据价值数万两本金,涉及欠债者上千人。

等到流民们呼啸而去,原本华美奢侈的庭园,简直被搬空了。

损失极其惨重,难以估算!

很多女眷嚎啕大哭,哭天抢地,撕心裂肺。

她们的首饰,都被走了啊。

天呐!

天杀的强盗!

临时顶替两人当家的兄弟叔伯,此时却毫无掌管家事的喜悦,因为他们接手的是个烂摊子!

如今,就是两家的佃户和荫户,也被朱家银行的低息放贷吸引,抛弃了两家。

有了朱家撑腰,那些佃户再也不怕他们了。

消息传出,之前和两家合作的货主,争先恐后的上门,要求两家立刻兑现货款。

被海盗打劫的走私船,有他们价值十几万两的货物啊。

眼见两家要倒霉,很可能会因为“奸党”

之罪被抄家,他们再也顾不得交情了,纷纷要求立刻交出货款。

因为之前的货物是张家、刘家向他们买的,只是还没有给钱。

两家本来是等货物运到崇明岛换回银子,再给他们的货款。

可是如今,货物被抢了,家丁死了,银子没有换回来一两,还要还货主的钱!

两家族人简直欲哭无泪!

祸不单行,雪上加霜啊。

货主们眼见两家人不给银子,生怕官府抢先一步,封了两家的银库。

于是这群本也是豪绅的人也狠了心,他们拿着欠条,以欠债还钱为名,趁着张世勋和刘元初被抓走,直接带家丁硬闯进去,强行打开两家的银库,了结债务。

他们倒也没有多拿,只拿走自己应得的货款。

可如此一来,两家的银库就少了十几万两。

然后第二天,镇守太监田义的命令就到了。

以张刘两家倒卖宫中贡缎、犯法走私为名,查封两家的账本、银库,封印内院,将两家族人全部迁到前院暂住。

同一天,巡按御史乔壁星、南京右副都御史王用,一起上疏弹劾新任山东按察使张贤易。

乔壁星的言辞非常严厉,直接就是: “其子所作所为,国法难容,既怙恶不悛,为非日久,绝难以教子无方之过,代其纵容姑息之罪。

即便指使教唆其子为恶,亦未可免也...”

意思是,张世勋的所作所为,张贤易不是教子无方那么轻飘飘,要么是姑息纵容,要么就是他教唆儿子。

乔壁星可是巡按御史,他的分量很重。

这道弹劾一上,加上田义和王用级的弹劾,张贤易就算不罢官职,也会被降级。

他如果要脸,就会因为儿子的事情,引咎辞官。

按照大明官员的习惯,张贤易多半会以退为进,引咎辞官,再谋划起复。

所谓倒卖贡缎、犯法走私等罪名,很多人都在干,其实可大可小,就看是不是被抓,是不是认真。

就像贪污一样,绝大多数官员都干。

也是可大可小,不被抓,不被查就啥事没有,一抓一查就是大事。

很不幸,田义和乔壁星都很认真。

朱家内庭的夏室之内,宁采薇一边吃着香瓜,一边笑盈盈的听着丁红袖汇报: “...

那么多的绸缎,兄弟们搬了半天啊。

估计运到了岛上,大帅和俺爹一定会高兴的吩咐摆酒...”

“可是,那两万银子的定金,却是给了张家。

咱们的银子就没了……”

宁采薇亲自给她拿了一块瓜,“那些绸缎,虽然是我的主意和谋划。

但毕竟是靖海军的将士出了力,打了仗得到的战利品。”

“没有靖海军出战,我们的谋划也难以成功。

公是公,私是私。”

“所以,这此的战利品我私人只拿一半,剩下一半是公家的,算靖海军的战利品。”

“等到货物卖掉,我分一半银子就行了。”

这虽然是三十万两的货物,可是卖到镜或者倭国,可不止三十万两!

一转手,怎么也要卖到五十万两。

那么,宁寅商社就能分到二十五万两!

天大横财啊。

丁红缨等人,简直对宁采薇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么捞钱,实在太狠了,太狠了。

玩弄张家、刘家这等本乡豪门,如同玩弄婴儿一般。

但是宁采薇却很清楚,如果没有小老虎的情报支持,她要对付两家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宁采薇取出一个账本,“红袖,你准备一下,我们接下来要买刘家的产业了,先吞掉刘家。”

“刘家的田地,店铺,包括镇上的青楼,我们都要低价收购。

由不得他们不贱卖了。”

丁红缨有点不解,“为何只吞刘家产业,张家呢?

是我们没钱了么?

可以向田老爷借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