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秘密(1/3)

“...

杨金英等几个宫女,弑君失败后被孝烈皇后拿住,当时世庙还昏迷不醒。”

“姑婆是皇后,世庙当时又昏迷不醒。

于是,当时姑婆大人就暂时掌控了紫禁城。”

朱寅听到这里,就知道是嘉靖二十一年的壬寅宫变。

明朝历史上的大悬案之一。

当时道君昏迷过去,身上都是发簪捅刺的伤口,太医不敢治疗,幸亏方皇后严令许绅下猛药,才侥幸救回了道君。

道君好不容易醒来,元气大伤,惊魂未定,只能卧床静养。

紫禁城大权就全在方后手中。

但方皇后掌控大权的时间,不会超过十天。

正在朱寅以为方鉴说的是壬寅宫变的真相时,忽然方鉴话题一转: “当时谁也不敢肯定,世庙一定能够好转。

于是宫中做好了万一世庙驾崩,就由皇后扶立幼主继位,垂帘听政的准备。”

“孝烈皇后暂时摄行大权,太监禀报有蒙古番僧求见。

说有机密大事,欲见皇后。”

“世庙崇道抑佛,平时不亲近僧人。

可是孝烈皇后却是信佛,于是就见了那番僧。

若非孝烈皇后暂时掌权,那番僧也不能进宫觐见。”

“那番僧年过七旬,见了皇后,跪下说他是大明血脉,英宗皇帝曾孙!”

什么?

朱寅没想到,所谓的秘密不是壬寅宫变,而是关于英宗的。

这也太狗血了吧?

却听方鉴继续说道:“蒙古番僧说,父亲死前告诉自己,他是大明汗的孙子。

当年大明汗在蒙古时,临幸几个蒙古贵女,其中一个蒙古贵女有了身孕,生下了曾祖...”

“只是,当时景泰帝在位,那贵女不敢来认亲。

后来蒙古部落发生战乱,那贵女也死在乱兵之中,只留下英宗的儿子。”

“他父亲长大之后,知道自己是英宗之孙,就想暗中为大明效力。

他就秘密刺探蒙古贵人的机密,寻机立功。”

“就这么刺探了几年,居然被他刺探出一个大秘密。

关于传国玉玺的秘密!”

传国玉玺?

朱寅闻言顿时有点激动。

居然是传国玉玺的秘密!

方鉴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 “他亲眼看到了传国玉玺,被达延汗(小王子)令喇嘛用法术魇镇,说是损坏汉人国运。

只要一直魇镇汉人的传国玉玺,汉人迟早会再次丢掉江山。”

“传国玉玺被魇镇在察哈尔部一个叫呼图壁寺的地方。

可惜,他个人的力量实在有限,根本拿不到……………”

“...

那老番僧的故事实在太离奇,孝烈皇后不敢相信。

可是那老番僧取出了英宗皇帝的信物,的确就是当年宫中之物。”

“老番僧还献上了地图,是当年达延汗魇镇传国玉玺的地方。

说只要大明派出数千骑兵,从辽东突袭,顺着地图直插呼图壁寺,就能取回传国玉玺。

’ 朱寅忍不住神色有点紧张的问道:“后来呢?”

方鉴道:“孝烈皇后收下了地图,让他不要告诉任何人,说等到皇帝康复,再亲自召他入宫。”

“然而也真是命数。

那老番僧本就年过七旬,长途跋涉赶来,又见到了皇后,献上了密图,或许大事已了,心头那口气泄了,出宫就病倒了。”

“出宫第三天,老番僧就死在北京。

等到世庙康复,孝烈皇后献上密图,世庙说是一派胡言,根本不可信,说英宗皇帝绝不可能在蒙古留下血脉,这是抹黑英庙。”

“世庙还说,所谓魇镇传国玉玺,纯属僧人居心叵测,妖言惑众。

至于番僧建议派兵去夺回传国玉玺,世庙认为是阴谋,是圈套,绝不可信。

并警告皇后,不要散播谣言。”

“孝烈皇后本来以为是大功一件,结果闹得灰头土脸,还只能隐瞒此事,不敢声张。”

“后来有一天,我祖父进宫看她,她就将此事告诉了祖父,还将番僧的密图给了祖父。

反正皇帝不信,秘图也不重要了。”

“祖父得到密图,就动了心思。

他想知道,番僧的话到底是真是假。

于是,他以通商为名,大着胆子去了一趟察哈尔,按照秘图找到了呼图壁寺。”

“他在呼图壁寺待了一段日子,断定传国玉玺一定就魇镇在那里。

只是呼图壁寺在蒙古腹地,戒备森严,是黄金家族的鬼庙,祖父也不能得手。

“祖父深知,世庙是绝不可能对蒙古用兵的。

既然不可能出兵,那就无法取回传国玉玺。

当然也就不能声张。”

“后来方家倒霉,父亲想用这个秘密让方家翻身,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托付......”

方鉴说到这里,朱寅才明白他的用意。

他是想借助自己,用传国玉玺的秘密换取方家翻身。

只要朝廷在方家的线索之下找回传国玉玺,那方家就会时来运转。

方鉴说完这个秘密,就从怀里掏出一张秘图,递给朱寅。

“小兄弟,你是天下少见的神童,应该能看出这张秘图,是有些名堂的。

朱寅接过来一看,却是一副羊皮卷图。

上面用蓝色的颜料,密密麻麻的绘制着山川河谷,在蒙古的密林深处,标注着呼图壁寺的地址。

蒙古有很多密林。

若是没有这幅图图,想要找到默默无闻的呼图壁寺,绝非易事。

朱寅看到地图,估摸是在后世的大兴安岭南的赤峰境内,大概是契丹人的发源地。

这个地方,如今是东蒙古大汗图们汗控制的腹地。

而图们汗是如今的塞北强权,光是汗庭直属兵力就有六万铁骑。

“大哥。”

朱寅叹了口气,“朝廷不可能出兵,这些年对于蒙古人,向来就是防御。

主动出击...

太难。”

“指望朝廷凭着这张图就出兵,皇帝和阁老们都不会干,他们也不信。

或者说,不愿意信。”

方鉴苦笑道:“小兄弟说的对,当年世庙就不信,别说如今了。”

“唉...

我告诉你这个秘密,不仅是想振兴方家,也想让大明拿回传国玉玺,那终究是咱们汉人的国宝,总不能让胡人一直魇镇着。”

“这些玄而又玄之事,我不敢尽信。

可若是真的能坏汉家气运,那我汉家将来会不会真有亡国之危?”

朱寅摇头,“大哥,没用的。

朝廷那些人不会相信也不会关心。

除非当今皇上锐意进取,有开疆拓土、牧马千山之志。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