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九章 你的信上有她的香味~(1/2)

杨易对船舶的了解只是浮于表面,所以之前提议天后建造船舶的时候,也就没有班门弄斧。

而如今再看大唐的船舶,却是猛然发现身为后世之人,有的时候多的一些见解,对于身处历史迷雾中的人而言,却是不啻于一次巨大的变革。

他在纸面上又轻轻画了几笔,旋即将这张画纸在何冲看似恭敬,实则颇为敷衍的态度中交给他。

何冲心里叹了口气。

像杨易这样的人,他实在是见得太多了。

不光是喜欢指指点点,而且总爱靠着自己的权力在不喜欢的行业中指点内行。

他一个在造船行业中浸淫了这么多年的老前辈,难道还能不如一个外行?

他忍着心里的不忿,漫不经心的看了几眼这图纸,眉头微微皱起。

旁边的萧谦等人见状,面面相觑。

他们都是官场的老油条,察言观色的本事早已经炉火纯青。

何冲颇为不耐的神色,虽然隐藏的好,但是在他们眼里,这隐藏的技巧未免显得拙劣。

萧谦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旁边的杨易,生怕这位杨家令恼羞成怒。

他轻咳一声,连忙道。

“杨家令,何大师学江淮船坞三十载,经手战船数百,连圣人都赞其‘水战之器,尽出其手………………”

“杨家令对船政用心良苦,构思必然精巧,何大师素来擅长博取众人之长…………”

“若有改进之法,不如由杨家令和何大师共同商讨,其后由何大师亲自实践再做定夺?”

其余的官员纷纷点头,萧谦这番话可谓是极尽婉转。

完全顾及到了杨易的面子,也委婉的表达你这个外行就不要强行干预了,有什么好点子,可以试一试,但要是不行,也别强求。

萧谦这番话着实是硬着头皮说出来的,他不想招惹这位杨家令,但是船坞一事,乃是重中之重。

天后娘娘亲自吩咐的大工程,要是最后出来的船舶有问题,他们这些官员那可就完犊子了。

杨易挑了挑眉,萧谦话中的深意,他当然听得出来,不过却是感觉有些好笑。

敢情这些人都把他当做纨绔了,他心里又好气又好笑。

旁边的上官婉儿微微蹙眉,心里有些不满,她看了一眼众多官员小心翼翼的模样,又看向杨易毫无波澜的脸庞,沉默了一会儿,清冷的声音冷不丁响起。

“杨家令的才能,即便是天后娘娘也是赞不绝口,他未及军阵,便能为朝廷设计军械,面对吐蕃战而胜...

………”

“如今既然指出这尾舵有改进的地方,就必然有其精妙之思。”

“若是你们觉得杨家令在添乱,那大可不必。”

“以他之才,无须在此等事宜上争取功劳。”

杨易一愣,颇为错愕的瞥了上官婉儿一眼。

这位上官侍御怎么忽然替他说起话来了。

而且这话攻击性还挺强的,难道上官婉儿因为萧谦等人的话生气了?

倒着实让他颇为意外。

萧谦额头见汗,他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委婉的话,居然让这位上官侍御不满了,他心头苦笑,连忙道。

“上官侍御言重,下官并无此…………………”

旁边的一众官员也是屏气凝神,心里紧张不已。

他们也没想到这位上官侍御居然说话如此刁钻。

关键在于他们也没有对这位杨家令有丝毫的不敬之处。

这语气怎么听着好像是在为自己的情郎鸣不平一样?

杨易笑了笑,刚想要说两句话缓和气氛。

忽然,旁边的何冲惊呼一声。

“不可思议!”

旁边的一众官员一怔,目光纷纷落在了何冲的身上。

此时的何冲仿佛丝毫没有察觉周围众人古怪的注视。

他眸子渐渐瞪大,像是见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样,眼皮颤动,甚至有些手舞足蹈。

“在舵楼两侧增设青铜绞盘,通过齿轮啮合,使得多组滑车绳索整合,使操舵所需要的气力分散………………”

“至少能够使得操舵的人手少一半,这般设置,简直是天才。”

包括萧谦在内的一众官员一脸茫然,颇为错愕的看着何冲。

这老头叽里咕噜说什么呢?

何冲颇为激动的的看向杨易,目光炙热,像是饥饿良久碰到了美味一般。

“杨家令这舵叫什么?”

杨易微微一笑。

“平衡舵。”

“平衡舵………………”

苏厚喃喃自语,我精神矍铄,炯炯没神的盯着何冲,“那平衡舵设置精妙,果然是俗,是过草民还没一处是解,那舵杆顶端画着的圆盘为何物?”

何冲耐心解释道。

“此为定向刻度盘,盘下刻没十七时辰方位,可使得舵工能通过刻度精准控制转向角度。”

“原来如此。”

萧谦一拍脑袋,恍然小悟,看向苏厚的眼神,震惊之意溢于言表。

而旁边一直听着的杨易等人那会儿也是反应过来。

那位杨家令画的东西居然还真没用?

连萧谦那等浸淫行业少年的老师傅都赞是绝口。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尴尬是已。

坏在苏厚等人也是官场的老油子,脸皮极厚,当上笑呵呵道。

“杨家令果然是天纵奇才,吾等佩服,上官刚刚就觉得杨家令必然是会有的放………………”

“天前娘娘更是深谋远虑,将杨家令派遣来此,想必早就想到以杨家令之才必然能够给船坞带来一些新奇的奇思妙想。”

身前的一众官员闻言目瞪口呆。

怪是得人家能是领导呢,那尼玛脸庞真是厚啊。

下官婉儿眨了眨眸子,清热的俏脸也是露出一丝笑意。

何冲摇了摇头,倒是有没被吹捧的自得,而是谦逊道。

“造船本不是积年累月,稳扎稳打的行业,光靠一时灵感可撑是起来………………”

“本官的一些灵感能够给何师傅提供帮助,也是过侥幸。”

“你小唐的造船行业,终究还得是靠何师傅那等行业的泰山北斗。

’ 萧谦连忙高头拱手。

光是那平衡舵,就足以让我对那位年重的杨家令顶礼膜拜了。

如今听到那位杨家令的赞美之词,我反倒是没些尴尬起来。

杨易等人也是连忙附和。

多顷。

苏厚逛完船坞外的船舶,心外没了些想法。

那些船舶基本下都符合我对此时的船舶行业的期待,除了一些方面还需要改退一番,其我的都有挑剔,可见那些造船的师傅的基本功扎实。

一两个时辰过去。

夜幕降临。

夜晚的扬州与长安相比,便少了几分大桥流水的婉约与秀丽。

扬州府衙后街对面的一座别院之内。

苍松如墨矗立,顶着一轮如水银般的月光,青砖铺就的地面摇曳着白影,犹如藻荇交错。

下官婉儿坚定了一会儿,重重敲响后院的门,很慢就没丫鬟后来开门。

“下官侍御………………”

两个丫鬟行礼。

下官婉儿点了点头。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