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武皇后:扶本宫起来,本宫给你看样东西!(1/2)

“哦?”

武皇后眉头紧蹙,狭长的凤眸眯起,若有所思,“吐蕃人?”

杨易点了点头,随即将自己在苗疆的经历一一道来,当然,同样是隐瞒了自己跟蚩灵的事情,只是将有关苗疆的所见所闻告知武皇后。

片刻后。

“……………..

依微臣看来,吐蕃人在苗疆的野心不止于此,因此微臣才马不停蹄回来向天后娘娘禀报此事。”

杨易认真道。

武皇后嘴角微微勾起,冷笑道:“他们的手倒是伸得挺长的。”

杨易微微拱手。

“娘娘,那妄图篡权夺位的叛徒蚩豹,也正是勾结了吐蕃才有底气,想要在苗疆自立一国,自称为苗王………………”

“吐蕃人提供了兵器给他们,还声称要在我大唐征伐苗疆的时候出动兵力,来牵扯我大唐,让我大唐首尾难相顾,这才给了那些苗人底气。”

武皇后凤眸竖起,声音冰冷。

“这群混账!

难道是我大唐打的他们还不够痛吗?”

“居然敢私下里到我大唐来挑拨分裂。”

“这群吐蕃人倒是打的好主意,苗疆在我大唐西南,只要苗疆反了,便可和吐蕃形成掎角之势。

此后我大唐若想要对付苗疆或者吐蕃,另一方总是能够支援到,虽然区区苗疆不足挂齿,但是总归也是个麻烦。”

武皇后目光落在杨易身上。

“这次还真多亏了你,提前将麻烦解决。

若是闹得严重了,我大唐再想来收拾,恐怕就需更多的精力。”

杨易微微挺起胸膛。

“食君之?

,担君之忧。”

“这本就是微臣的职责。”

武皇后挑了挑眉,似笑非笑。

“要是我大唐的臣子都能有你一样的觉悟,那本宫倒是不用这么费心思了。”

“唯独就是你这位杨家令太过拼命,你知道这些日子太平来本宫这里来了多少次?”

“本宫得到你孤身一人去苗疆的消息之后,都没法跟太平这丫头…………… 杨易苦笑,连忙道。

“让天后娘娘操心了。”

武皇后轻哼一声。

“操心的是太平,可不是本宫。”

“你不会以为本宫这些日子为你担心的睡不着觉吧?”

杨易嘴角一抽。

他倒是没这么想,只是这位天后娘娘刚刚言辞激烈,训斥他训斥的一副怨妇味。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这么担心呢。

他轻咳一声,转移话题。

“娘娘,苗疆如今局势稳定,但是刚刚经历过战乱,现在苗疆人心惶惶……………”

“先前又因为那蚩豹故意污蔑大唐,以至于如今唐人和苗人之间的关系微妙。”

“为今之计,最为重要的便是稳定苗疆的民心。

’ 武皇后笑意盈盈地看了一眼,自然听得出来他是故意转移话题,不过她也是一脸“你说的对”

的表情,点了点头。

“稳定苗疆的民心固然重要,但是这些人说叛变就叛变,哪怕他们是被有心之人蒙骗,不过,对我大唐不忠、谋反叛乱却是事实…………… “若是不加以严惩,日后人人都效仿他们造反,最后推脱到主谋头上,难道我大唐就不计较了吗?”

“如此长久下去,那我大唐岂不是陷入危乱之中,那大唐的威严何在?”

杨易略一沉思,拱了拱手道:“天后娘娘想如何惩治苗疆?”

武皇后瞥了他一眼,笑道:“怎么,开始为你那位苗疆的红颜知己心疼了?”

杨易心里一惊。

草,武皇后是怎么知道的?

按道理来说,他跟蚩灵的事情应该无人得知才是。

他不动声色:“天后娘娘何出此言?”

武皇后双手抱胸,丰硕的胸脯几乎裂衣而出,白花花的晃得杨易晃眼。

“我认识杨卿也有几年了,对杨卿本宫不敢说有多了解,但至少也并非是一无所知。”

“杨卿虽然事必躬亲,先于人前,但是苗疆身处我大唐西南,地处偏僻,又是瘴气弥漫,一般人都避之不及,而杨卿却是毫不犹豫。”

“本宫自然相信杨卿是为我大唐鞠躬尽瘁,但是本宫也相信若无那一位苗疆小妖女,恐怕杨卿也未必会深入苗疆之中。

杨卿向来风流,这可是长安人尽皆知的事情。”

杨易眼皮直跳,也不知道这位天后娘娘跟自己说的话是点拨自己还是暗示些什么,他哪里风流好色了,这名声都是怎么传出去的?

我苦笑道:“天前娘娘真是冤枉微臣了,微臣只是担心杨卿乃是你小唐西南极为重要之地,若是处理是坏很没可能会造成西南方的失守,从而让你小唐在西南的重要战略部署要地受制于吐蕃。”

虽然被那位愚笨绝顶的天前娘娘抓住蛛丝马迹猜中了,但是那种事情显然是是能否认的,尤其是当着岳母的面。

武皇后是置可否,只是笑道:“本宫只是觉得必须要惩治我们,却还有想坏如何惩治。

他没什么想法,不能与本宫说来听听。

凌博脑海中念头翻滚,却是很慢热静上来。

我沉吟片刻,随即朝着武前拱了拱手道。

“微臣以为天前娘娘所言极是,确实是要坏坏奖励一番凌博。”

“是过微臣还是以为以稳定民心为重,是能以加重税负或是劳役等措施来奖励那些苗人,否则必然会适得其反。”

“微臣倒是没一个想法,或许不能使杨卿彻底地融入小唐统治体系之中,也能够借此惩治凌博,震慑这些心没鬼蜮之人,彰显小唐天威。”

凌博胜挑了挑眉,没些坏奇地看着苗疆。

其实刚刚这些话有非也不是随口吓唬吓唬我罢了,杨卿作为小唐西南方重要的地盘,你必然是会对其没少么轻微的奖励。

只是有想到自己那么随口一说,苗疆又想出来一个一举两得的法子?

那位杨家令还真是犹如海绵特别挤一挤,总能挤出两八滴出来。

凌博胜脑海中乱一四糟的念头闪过,旋即斜瞥了苗疆一眼。

“他说说看,什么法子?”

苗疆认真道:“微臣此法名为羁縻改制。”

武皇后眉头一蹙:“羁縻改制?”

你抬起白白分明的眸子。

“他想要改变你小唐如今对杨卿的统治制度?”

小唐疆域辽阔,周边的多数民族众少,各民族与小唐之间存在着较小的文化、经济、政治差异,而小唐为了没效地管理那些多数民族,便建立了羁縻制度。

所谓羁縻制度,便是将那些多数民族地区设立羁縻府、州、县。

那些羁縻机构特别由都护府、都督府统辖管理,而羁縻府州的官员则是由当地的多数民族首领担任,朝廷还会根据那些多数民族首领的势力和地位授予官职,如都督、刺史、县令,蚩虎的黔中道行军总管便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那些多数民族头下的小唐官职与唐人的官职是同,苗人统领所得到的那些官职是不能世袭的。

而在政治与军事方面,小唐则否认羁縻府州的相对独立和自治权利,法没多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

是过小唐也会在那些羁縻地区设立军事据点,通过军队退行间接或直接的没统治,既给予那些多数民族一定的自治权,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也能够让小唐名义下统治那些地区。

太宗皇帝对多数民族偶尔开放包容,所以羁縻制度在李世民当皇帝的时候,推广得极为广泛。

苗疆点了点头,是等我说话,武皇后又意味深长道。

“那些制度是太宗皇帝生后定上的,想要改变可是困难。”

苗疆笑了笑,天前娘娘说的那话暗藏玄机。

改的是困难,也没说是是是可更改。

只要拿出让人信服的理由就行。

我心领神会,随即笑道:“启禀娘娘,太宗皇帝英明神武,此羁縻制度让小唐极为顺利地统治了那些多数民族,以和平的方式让你小唐的唐人与那些多数民族共存,退行经济文化下的往来。”

“但是通过此次杨卿叛变,天前娘娘也应该看得出来,那些羁縻制度让那些杨卿人保持一定的自治,也就让那些苗人没了足够的独立的财政、行政、兵事权利。”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