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太平:他见到本宫,肯定会非常惊喜!(1/2)

刺史王煊府邸。

这位王刺史在府邸内背着手,来回踱步,颇为严肃的脸上忧心忡忡,已然没有了当初的胸有成竹。

他身旁的刘策,眉头紧皱,也没了之前的风轻云淡,此战关乎他们的身家性命,没人敢不当回事。

好一会儿,屋内寂静得好似落针可闻,王煊停下脚步,眉头紧皱:“这些死士,派出去这么久了,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动静?

杨易不过区区二三十人,拿下他们需要这么久吗?”

旁边的官员们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答王煊的话。

刘策赶忙出声安慰:“王刺史莫急,那杨易素有勇力,当初力能搏虎杨家令的名头在长安可是掀起了好一阵风浪,其个人勇武的确不同凡响,要拿下他也颇费一番功夫。

不过无须担心,咱们的死士皆是精心训练,区区杨易, 不足为惧。”

王煊闻言,冷静了不少,他沉吟道。

“你说得有道理,他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凡人罢了。

虽然不少人拿他比之古之霸王,但我相信他不可能有这样的本事。”

周围的官员闻言,也是纷纷点头。

“不错,不错,那杨易再如何厉害也是血肉之躯,怎经得住箭簇,刀刃的威力。”

“是啊,是啊,我就不相信,区区一个杨易还能上天不成。”

“我看要不了多久就要听到捷报了。”

屋内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

刘策捋了捋胡须笑道:“何况王刺史还做了提前的安排,将地牢中的死囚放出,如今整个渝州被这些死囚弄得是天翻地覆。”

“等到咱们的士兵将杨易解决之后,再正大光明、顺理成章地将这些死囚犯全部击毙。”

“如此一来,便也无人注意到这边钦差的动向,只会被这场动乱吸引过去,而吾等也可以顺理成章地向朝廷报备,杨易被这些死囚弄出来的动乱波及而死。

纵然咱们因此失职责罚,也好过全家抄斩的地步。”

他将后续的布置和之前的安排一一道出,以此安抚人心。

众官员闻言,心里便踏实了不少。

既然王煊和刘策早已经将事情安排妥当,如今便只要等到杨易的死讯,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便就算结束了,终究还是他们更胜一筹。

杨易这条强龙压不过他们这些地头蛇!

一官员笑道:“王刺史深谋远虑,料那杨易在长安翻云覆雨,到了渝州还不得乖乖败在王刺史的手下。”

其余官员也开始吹捧起来,无非是王刺史如何英明,杨易如何愚蠢之类的话。

整个屋内的气氛渐渐热闹起来。

王煊在众人的安慰之下,也渐渐镇定了不少,他刚准备开口应和几句,便见到一个浑身染血的士兵冲了进来,摇摇欲坠,连话都没说出来,“扑通”

一声扑倒在地。

屋内刚刚热闹的景象瞬间熄灭,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声音。

所有人的笑容都僵硬住了,目瞪口呆地看着刚刚扑进来的浑身染血的将士。

这些人都是官场里的老狐狸,若是论起眼力,那便是一等一的。

看到这浑身染血的将士扑倒在这里,他们心里顿时“咯噔”

一声,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从心底升起。

他们将近八百个死士围攻杨易,如今居然让杨易反攻回来了?!

哒哒哒。

门口一阵脚步声缓缓响起,仿佛踏在他们的心上一般。

每一步落下都让他们的心脏一阵震颤。

直到那人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包括王煊等官员在内的所有人全都愣住了。

杨易单手持枪,面色平静,见到众官员冷冷一笑:“袭击钦差者,等同藐视朝廷。

见我大唐《唐律疏议?

卷第十七贼盗律》,诸谋杀制使皆斩......”

“本官奉天后娘娘旨意前来调查渝州官员假借朝廷之名向百姓收税之事,尔等却联合起来袭击本官,性质恶劣,有谋反之虞,按我大唐律令,主犯当斩,株连三族。”

包括王煊等人在内的所有官员皆是面无人色,渝州别驾刘策更是腿一软,瘫倒在地。

杨易的这句话杀气腾腾,已然宣判了他们死刑。

王煊面色阴晴不定,还想说些什么,随即便见杨易身后,又走出一个身着盔甲的中年汉子,来人正是渝州驻军将领薛讷。

此人一出现,王煊心中再无侥幸,面色瞬间惨白起来,连军队都请过来了,这次他们算是完蛋了。

有着军队的配合,杨易很快将渝州的大部分涉及此案的官员全部抓捕起来。

整个渝州地界的官场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地震。

而那些被放出来作乱的囚徒们也很快被杨易抓起来处死。

短短两日,整个渝州的官员都陷入到了一场官场风暴之中,不少人惶惶不可终日。

毕竟水泥税、邮递税这种东西,本地的官员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

天知道这位杨家令会不会将此事扩大到整个渝州官场。

而此时。

长安。

含元殿内。

天后娘娘收到了来自渝州的急报。

武皇后将信件拆开,看了片刻,脸色愤怒,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语气森寒。

“这些混账居然敢袭击本宫派出去的钦差,莫非是本宫久不动杀手,这些地方官员竟以为本宫是那泥做的菩萨吗?”

“看来这些地方望族实在是胆大包天,有谋反之心,否则怎敢这般对付本宫的使者?”

她充满愤怒的声音充斥在大殿之内,周围的宫女瑟瑟发抖,上官婉儿见状,挥了挥手,让这些宫女全都退了下去,她随即上前安慰道:“娘娘,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竟让娘娘如此动怒。”

武皇后在上官婉儿的安抚下冷静了下来,她面无表情的将手中的密奏扔给了上官婉儿:“你自己看吧,这些世家大族实在是太过分了,简直将朝廷的法度视若无物,如此下去,终有一日,这些世家大族会斩断大唐的根基。”

上官婉儿凤眉轻轻蹙起,也没有立刻回答武皇后这愤怒的话,而是仔细地看了一眼手中的密奏,眼神之中露出惊色,她有些惊讶道:“这些渝州地界的官员竟如此胆大吗?

居然敢袭击钦差,谋害钦差,等同于弑君,这些地方 官员不可能不知道这样的道理。”

武皇后闻言冷笑道:“他们当然不会不知道,无非是权衡之下,哪怕是要背负着这样的罪名,也要殊死一搏罢了。

看来渝州的水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深。”

武皇后狭长的凤眸眯起:“本宫坐镇长安,为天下黎民百姓不知颁布了多少政令,到他们手中,却成了害人的东西。

你说可笑不可笑?

到了本宫察觉不对派人前去,还企图刺杀钦差来掩盖罪责,这群人眼里还有本宫这个天 后,还有大唐的律法吗?”

旁边的上官婉儿也是微微颔首,恭敬道:“此举犯了我大唐律法,应多加严厉惩治。

不过这些人都是当地的望族,尤其是刺史王煊更是太原王氏之人,恐怕不太好那么解决。”

武皇后闻言,此时却是异常的冷静,冷艳的俏脸没有丝毫的表情:“触犯我大唐律法,别说是太原王氏,纵然是皇室子弟也应该依法惩治。

婉儿,取我笔墨纸砚来。”

上官婉儿闻言恭敬地应声,随即将笔墨纸砚拿来,武皇后随即执笔,在纸上写了一会儿。

片刻之后,武皇后缓缓将笔落下,淡淡道:“将本宫的这封手书送往凤阁。”

上官婉儿应声,下意识撇了一眼,这这份手书上仅仅只是写了三行命令。

其一便是颁布一封赦令,前往渝州表彰渝州刺史王煊的祖父曾经在高祖皇帝年间的功绩,不过对其在渝州犯下罪刑却是没有饶恕,而是将其赐予死刑,将其本支血脉族人全部斩首,其余官员灭三族。

第二道命令便是赏赐杨易金丝软甲,却没有召回这位杨巡抚,而是让其继续巡查剑南十二州。

第三道命令则是从长安派出第二批钦差,将渝州官员纵火谋反案重新复核。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则是在这批钦差的手中则是明令要求带着一批空白的死刑令。

显然这位武皇后是打算借此机会大肆清洗渝州的官场。

刺史王煊虽然出身太原王氏,皇室也给予了肯定其祖辈的功绩,但是功绩归功绩,该杀的却是毫不手软,这便是向那些正在观望的所有人告知,哪怕是拥有显赫的出身,但是一旦触犯了大唐的律法,依然是丝毫不留情面,又 因为感念祖宗的功绩,所以就不夷灭三族,而是处罚这一支脉。

这一诏令不仅完美地避过了律法中面对太原王氏时株连三族的尴尬问题,又保护了大唐律法的震慑性,还树立了天后的威严,另外还展现了天后娘娘对于功臣之后的仁厚之心,叫人心悦诚服,挑不出半点毛病。

至于后面赐杨易金丝软甲的目的也再明确不过,便是向天下人告知,杨易乃是其心腹之臣,这道金丝软甲便是天后娘娘给予其的保护,谁敢袭击天后娘娘的心腹,便如同袭击天后娘娘本人。

而让其继续巡查剑南十二州,便是告诉剑南道官员,此案天后娘娘的决心绝不止于此,以此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宵小之徒。

至于第三个空白死刑令,就更加简单了,天后娘娘无非是想要借钦差被袭一案这个机会“大发雷霆”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