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太平:什么?那晚你看见了?(1/3)

接下来数日。

公主殿下看杨易的眼神略有些不对劲。

她实在是难以忘怀杨易那晚将她挠痒痒挠的都快虚脱了!

这厮居然丝毫不顾她的恳求,实在是太过分了。

公主殿下恨得牙痒痒,恨不得找机会狠狠报复这家伙一顿。

“殿下......”

红袖匆匆的走进来,恭敬道,“宫里来人,天后娘娘说五日之后的元日庆典,要放在乾元殿里举办,让您勿要忘了。”

太平随意地答应了一句。

她现在满脑子心思都在算计杨易身上,哪里还会在意这些事情?

元日宴会也不是第一次参与了,她完全驾轻就熟,当然不会放在心上。

红袖汇报完正准备离开,忽然被公主殿下叫住。

太平有些认真地看着红袖:“你说......

如果是你被挠痒痒了,你会怎么报复回去?”

这话让红袖大惊失色,连忙弯下腰来求饶道:“公主殿下饶命,那晚奴婢不是故意偷看的,也不知道杨家令您的脚心。

太平一愣,眸子瞪大,有些愕然:“什么?

那晚你看见了?”

红袖这才反应过来。

诶,不对,公主殿下没有发现她吗?

她呆呆地抬起头,迎上公主殿下愕然的目光,两人大眼瞪小眼好一会儿。

太平面无表情地将下巴抬起,淡淡道:“你过来,本宫要戳瞎你的眼睛。”

红袖连忙捂着眼睛:“公主殿下饶命啊,红袖真的什么都没有看见。”

越是接近年关,六部的任务反而是越发繁重,因为要将整个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汇报给皇帝和天后娘娘,若有差池必然会被责怪下来。

含元殿内。

两个年轻男子朝着武皇后纷纷行礼:“侄儿见过姑母。”

武皇后微抬一手,目光不冷不热,淡淡地扫了一眼两人。

她面上波澜不惊,心里却是闪过一丝厌恶。

这两人的面相让她不由得想起了他们的父亲武元庆和武元爽。

自己年幼的时候可没少被武元爽和武元庆侮辱欺负。

当然,武皇后向来也不是什么善类。

在成功当上皇后,掌握权力之后,很快就将这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贬谪到偏远地区。

这两人到任之后也很快就死了,也算是报了武皇后的一箭之仇。

不过童年的阴影不会那么快过去,武皇后仍然深深厌恶着两人。

不过此时她却不得不将两人的儿子招进宫来。

即便她再厌恶武元爽和武元庆,但是武皇后也深深清楚地知道,无论自己再怎么厌恶,武氏子弟终究跟自己流淌着一样的血脉,也只有他们才值得自己信任。

李唐皇室再如何尊敬她,但他们终究不是一路人。

自己掌握权力对于李唐皇室而言可谓是眼中钉、肉中刺。

想要在朝堂之上永久地把握住权力,自己必须要有自己的党羽。

不然的话,她也不会那么轻易地同意杨易改革科举的举措。

改革科举的举措可以让她最大程度地获益,将那些出身低微的平民官员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里。

这些人虽然在朝堂之上占比不多,但仍然是一股力量。

若是能够聚沙成塔,依然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在宫廷之中奋斗多年的武皇后十分明白,每一分每一毫的力量都是十分珍贵的。

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扩充自己党羽的机会。

然而这些官员纵然一直忠诚于自己,但是一旦自己失势,又会有多少人愿意雪中送炭呢?

只有武氏子弟与自己一脉相承,利益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没有自己的庇佑,这些武氏子弟必然要从朝堂之上被踢出去。

所以不管这些武氏子弟内心中是怎么看待自己的,他们都必须忠诚于自己,并且要将自己这位武皇后始终抬到高高在上的权位上,才能庇佑他们。

而武皇后也需要这样跟自己站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作为自己的心腹。

这宫廷之中能够信任的人实在是太少。

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所以武皇后哪怕不喜欢武承嗣,武三思,但是仍然将他们召回在自己身边。

武皇后淡淡地扫了一眼两人,两人顿时感觉心里一阵寒颤。

对于这位杀父仇人的姑母,他们连怨恨的勇气都没有。

因为这位姑母一念之下就可以让他们随时死无葬身之地。

武皇后道:“你们从岭南回来也有一个多月了,一人担任尚衣奉御,一人担任右卫将军。

在长安待得怎么样?”

武承嗣连忙道:“回姑母,侄儿担任尚衣奉御在宫中也见识了不少,着实让侄儿大开眼界。

姑母在宫中一言九鼎,可见姑母威望之高。

不过姑姑在宫中威望虽然高,但是这宫廷之外还是要受到陛下的钳制。

姑母将侄儿从岭 南调回来,赐下尚衣奉御之位,侄儿心存感激,只是侄儿觉得这尚衣奉御不适合侄儿,侄儿想要做点其他事情为姑母分忧。”

旁边的武三思也连忙道:“侄儿也是这么想的,姑母身为皇太后之尊,又把握朝政多年,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但是那些官员却始终觉得这些功绩是皇帝和太子的功劳,侄儿着实为姑母叫屈。

可见这宫廷之外若是没有自己 的帮手,哪怕姑母在宫廷之中一言九鼎,在宫外也是捉襟见肘。

侄儿直言不讳,还望姑母不要介意。

侄儿觉得这些人欺人太甚,还请姑母能够将侄儿调到三省六部之中做个官职,也好为姑母在宫廷之外撑腰。”

出乎两人的意外,武皇后并没有什么表情,既没有笑意,也没有愤怒,只是面无表情地扫了一眼他们两人,深邃的眼眸让二人觉得自己的小心思仿佛都已经被洞穿。

寂静无言的大殿之中,扑面而来的威严和冷漠让两人脑袋一阵眩晕,双腿发软。

他们心里忽然有些后悔起来,自己似乎有些低估了这位在宫中叱咤风云多年的姑母。

他们那一点小小的心机在姑母面前似乎毫无掩饰的意义。

武皇后沉默许久,直到两人几乎要承担不住压力跪倒在地的时候,武皇后才缓缓道:“你二人有心了。

不过这三省六部之中,每个职位都十分重要,哪怕本宫身为太后也不能如此随意地任命自己的侄子,不然叫别人说起来岂 不是要说本宫徇私枉法?”

两人连忙跪倒在地。

武承嗣道:“姑母说的是,是侄儿考虑不周。”

武皇后面无表情:“本宫可以把你们送到三省六部之中。

不过你二人要好好做出一番成绩,也不要让旁人小觑了我武氏子弟。”

两人仿佛心情如过山车一般,闻言抬头,一脸惊喜地看着这位深不可测的姑母,连忙恭敬道:“是,姑母。”

武皇后脸色平静:“这三省你们是进不去的,六部之中你们挑一个进去吧。”

武承嗣、武三思闻言对视一眼,似乎早有准备。

武承嗣随即恭敬道:“回姑母,我等愿意进工部。”

武皇后微微蹙眉:“工部?”

武承嗣面露谄媚之色,连忙道:“回禀姑母,侄儿们以为姑母的功绩显赫,非寻常皇太后可比,便是一般的皇帝也比不上姑母。

所以这大明宫内的乾元殿无法凸显姑母的尊贵。

侄儿以为应该建立一所更加庞大辉煌的宫殿,以 彰显姑母的功绩,侄儿愿意将此事领头,为姑母建造这所宫殿。”

武皇后闻言心里微微一动。

她深深看了一眼自己的两个侄子,不得不说这两个侄子虽然面相讨厌,但是这话确实说到了她的心里去。

大明宫是皇帝李治建造的,如今她居于深宫之中掌权。

所行之事无不是名为皇太后,实为皇帝之举。

皇帝李旦对于她也是唯唯诺诺。

没有了李治的制衡,权力的膨胀让她的野心成倍增长。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