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本宫会保护你的,易郎!(1/5)
太平闻言,凤眸中满是惊愕之色。
她分明刚刚才见过父皇,怎么父皇会忽然晕倒了?
她凤眉紧紧皱起,眸中闪过一丝担忧。
“这……………这是怎么回事?”
“父皇刚刚跟本宫说话的时候,明明还很精神。”
杨易正色道:“殿下多想无益,我们现在立刻入宫看看。”
其实他心里是有些猜测的,那位皇帝陛下服食了金丹这么久,那些金丹虽然大多数都是重金属,但是里面也有极珍贵的药材,身体必然会虚不受补,再加上重金属的侵蚀之下,身体能扛到现在已经算是好的了,说不定现在正 是之前体内积累的毒素一次性爆发出来,所以才会导致的晕厥。
太平下意识点了点头,她心里有些慌乱,毕竟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
好在有杨易在身边,她心里稍微安定了许多。
旋即,她立刻吩咐下去,府邸内纷纷运转起来。
片刻之后。
公主府外。
一辆马车疾驰奔向皇宫。
一炷香之后。
当他们赶到含元殿的时候......
诸位大臣、东宫太子、相王李旦以及武皇后已经是等候在此。
太平倒是没有什么反应,杨易却是心里一沉,武皇后将这么多人全部叫过来,恐怕这位皇帝陛下的情况不容乐观。
太平见到武皇后,连忙上前握住母后的手,担忧道:“母后,父皇现在怎么样了?”
武皇后拍了拍她的小手,柔声安慰道:“太医已经在里面诊治了,你也不要太过担心,你父皇吉人自有天相,又有太医署这么多医术高明的太医在此,不会有事的。
太平心里稍微安稳了许多。
以太医署的那些太医的医术水平,父皇应该不会有事。
她松了口气,旋即便看到旁边面色阴晴不定的太子李显,心里气不打一处来。
她冷冷道:“太子,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父皇与本宫见过面之后,下一个见的就是你,本宫与父皇聊天的时候,父皇没有任何的事情,怎么到跟你见面,就出事了?”
她这话顿时让不少人将目光落在太子李显身上。
李显闻言有些头皮发麻。
这太平什么意思?
莫非还想把父皇晕厥的原因推在他的身上?
李显迎着众人复杂的目光,咬牙道:“你得胡言,孤与父皇待在一起的时候,父皇精神矍铄,安然无虞。”
“父皇也是在孤离开之后才晕倒的。
此事与孤有何关系?
太平你可不要血口喷人。”
本来他心里就不痛快,被父皇误会自己跟刺杀葛布扎一案有关,心里就已经够憋屈了,现在又要被太平怀疑是自己导致父皇晕倒的元凶,他哪里还能忍不住!
太平当然不怕这位太子。
她冷冷道:“父皇有风疾是众所周知,时常头痛难忍,这气血上涌之下也会导致头晕目眩,偏偏就在你跟父皇见过面之后,父皇就晕倒了,谁知道是不是你把父皇气晕倒了?”
众人面面相觑,默默的冷眼旁观。
李显也是有些心虚,因为真叫太平给说中了。
李治跟他在含元殿的时候确实颇为生气,难说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把父皇气的晕倒。
但是心虚归心虚,承认是绝对不可能承认的。
他面无表情,沉声道:“你毫无证据就不要污蔑孤,孤是父皇的儿子,是帝国的太子,怎么会惹父皇气?”
旁边的李旦这个时候连忙站出来,劝道:“太子殿下,太平,你们都少说一句吧。”
“父皇现在就倒在里面,太医正在为其诊断医治,我们在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添乱了,安心等待太医的诊治结果吧。”
太平面无表情,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冷哼一声不再说话。
太子李显脸色阴沉,径直走到一边。
武皇后平静的看着这一幕,微微叹了口气,目光渐渐复杂起来。
皇帝李治晕倒也是她没有预料到的。
就是不知道这位皇帝陛下现在情况到底如何?
她看了一眼含元殿门口那扇紧闭的门,目光闪烁起来。
诸如狄仁杰、薛元超、薛仁贵、来济、郝处俊、李义等人纷纷站在一边,没有说话。
皇帝晕倒是一件大事,其中有没有其他因素也是极为敏感。
不过他们身为臣子,却是不敢胡乱揣测,也不敢胡乱说话。
雍州长史苏良嗣和大理寺卿唐林面面相觑,均是看到了对方额头上的冷汗。
在这么多大臣之中,只有他二人知道吐著使者被刺一案与太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现在皇帝见太子,然后晕倒了,难说会不会跟此案有些关系。
如果真是这般,那他二人说不定也会牵扯其中。
两人心里懊悔不已,无论皇帝有没有事,此事过后,他们都得罪了太子。
日后等到太子上位,能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杨易站在角落里,冷眼旁观,将众大臣的脸色收入眼帘。
他看了一眼天色,皇宫之上阴沉的云层密布,却是没有半点雨丝,极为压抑,让本就清冷的晚秋,此时更多了几丝凄冷与寂寥。
他微微紧了紧衣领,不让寒意钻进脖子里。
目光落在面前面露担忧的太平公主身上,脑海里却是想着另外一件事。
若是这位皇帝陛下突然殒命在此,大唐该由谁来继承?
皇帝忽然晕厥,倒是有些打乱他的计划,他原本是想默默发育,让太平公主的声望日益提高,渐渐插手内政、军队,最后以无可匹敌之势登基帝位,成为大唐的第一位女皇帝。
但是皇帝倒下的太突然了。
大唐不可一日无君,若是让李显上位,必然大肆提拔韦氏族人。
而与他作对的太平公主和自己必然会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即便是靠着武皇后,到时候面临的压力也不会小。
毕竟太平还羽翼未丰。
众人心思各异的站在这里,静静地等待,却是不约而同地分成了几个阵营分别站在一起。
以李显为首聚集的东宫太子党,以及部分投机者簇拥的项王李旦一派,一部分中立派以及以薛仁贵为首的部分武官。
这些武将也都保持中立,毕竟军队太敏感了,不论是站在哪边支持,都会引起不小的动荡。
所以历来武将不轻易站队。
不过饶是如此,因为与薛仁贵和杨易的交情,他们也是稍偏向太平公主的。
从薛仁贵以及身后程务挺、李文总等将领与杨易微微颔首打招呼就能看出来。
最后便是以太平公主为首的公主府派系,也是在民间声望最高、朝堂势力最为弱小的派系。
毕竟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太平公主殿下也有想要争夺皇位的野心,更不可能有哪个官员傻乎乎的跑过来投效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溜走,众人的心里也越来越沉重。
片刻之后。
含元殿的大门打开,几个身着藏青色长袍的太医走了出来。
为首一人个子不高,胖乎乎的,挺着个大肚子,戴着藏青色幞头,面白无须。
武皇后立刻上前,对为首的那人道:“刘太医,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此人是众太医之中最为年轻的,不过他走在前面,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太医却也是没有任何意见。
便是天后娘娘问寻此人,无视了其他人,周围众人也是觉得理所当然。
此人乃是药王孙思邈的弟子刘神威。
孙思邈多次拒绝李治进宫之后,将自己的弟子刘神威推荐入太医署,刘神威便成为宫中太医。
这位药王的关门弟子虽然只有四五十岁,比其他的太医年轻许多,但是医术却是一等一的高明。
其余的太医也没有什么不服的。
刘神威见到武皇后问话,当即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回道:“天后娘娘,陛下的身体不容乐观。
他这话落下,众人脸色顿时有些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