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二章 写给公主殿下的诗!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1/5)

东宫之内安静了好一会儿,众人面带畏惧的看着这位太平公主殿下。

旁边的侍卫们不知所措。

太平只是冷冷一笑,不屑的瞥了一眼瑟瑟发抖的李嗣等人,随手将手中的长剑扔下,转身离去。

旁边的尉迟秀、长孙璃月也跟着离开。

众人面面相觑。

李嗣、李显心里却是松了口气,唯有一个念头在脑海中盘旋。

这位公主殿下真是个疯子!

以后离她远点。

一炷香后。

含元殿。

“太平差点一剑削了英国公的儿子?”

李治闻言,眉头微微蹙起。

上官婉儿微微颔首。

“回?

陛下,娘娘,好在那李嗣躲得快,也没有出现伤亡。”

旁边的武皇后淡淡道。

“太平这丫头这次做的着实有些过分了。”

“小丫头年纪太小,还是太过冲动。

“不过那李嗣竟在前方将士奋死拼杀的时候,拿些民间的谣言来胡说八道,也着实不像话。”

“还有太子,竟也附和,岂是储君所为?”

“要是让我大唐将士知晓,如何不寒心?”

李治瞥了一眼武皇后。

这位天后娘娘看似在一碗水端平,实则还是偏心太平。

一句年纪小,太冲动就把太平拔剑的恶劣行为,给轻轻揭过了。

他沉默片刻。

“这件事都有不对。”

“两边都禁足半月,皇后觉得呢?”

武皇后不置可否,行了一礼。

“但凭陛下吩咐。”

半日后。

太平接到父皇的旨意,老老实实的呆在公主府。

这所谓禁足对她而言,根本算不上惩罚,只是给英国公做个样子罢了。

她当然也要配合父皇。

而此时,太平公主殿下砍人的事情也渐渐传遍了长安的权贵之中。

不少人惊讶于太平公主殿下的霸道嚣张的同时,也忽然明白一个道理。

这位杨家令似乎成了公主殿下心中的禁忌,似乎无人可以诋毁,不然就得挨公主殿下的刀子。

乌海城。

“古怪,着实古怪!”

论弓仁眉头皱起,“这群唐军还真就一下子都不动弹!

他们是来这里打仗的,还是旅游的?

"

旁边的吐蕃将领也都是面面相?。

他们按照论钦陵的命令,监视大唐军队一个月了,愣是没见到这支唐军有丝毫动静。

照他们的估计,唐军的辎重部队携带的粮草,最多只能养活这些军队两个月。

现在都一个多月了,再过大半个月,他们吐蕃不用出手,唐军也要溃败。

一个将领沉吟道。

“或许,是他们内部出了什么乱子?”

“那薛仁贵跟杨易掐起来了?”

论弓仁摇了摇头。

“杨易千里迢迢赶过来,夜袭石堡城,为的就是救薛仁贵,又怎么会跟薛仁贵闹矛盾?”

“我只怕他们另有图谋,若是如此,憋了一个多月,必然所图甚大。”

“我吐蕃不可不防啊。”

其余等人面面相?

,总觉得这位少帅似乎有些过分担忧了。

他们盯着大唐一个月了,对面风平浪静的好似来旅游,根本看不出有丝毫的要使阴谋诡计的样子。

论仁没有在意众将士不解的目光,只是沉声道。

“盯了大唐一个多月了,这些唐军将士就没有半点不对劲的地方?”

众人面面相觑。

好一会儿。

一人迟疑道:“手下人没发现唐军有什么可疑之处,倒是发现阿尼玛卿山最近好似出现了许多大鸟。”

众人面面相觑,旋即哈哈大笑起来。

论弓仁没好气的斥责道。

“这消息就没必要汇报了。”

那人一脸讪讪,他其实也没觉得这消息有多重要,只是有些奇怪阿尼玛卿山哪里来的大鸟。

片刻后。

论弓仁来到论钦陵的房间。

屋子里除了一副巨幅羊皮地图外,就是书。

目光所及,均是汉人的书籍。

他这位父亲极爱读书,尤其是汉人的书。

论钦陵常常感慨,中原卧虎藏龙,地域辽阔,纵然一时为他吐蕃所制,但是吐蕃想要吞并大唐,难之又难。

这些话论弓仁却是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自己的父亲就是吐蕃最高的山,最长的河!

就算是将星如云的大唐,不也在父亲的手下连连吃亏吗?

吐蕃也是万里大国,为何就不能吞并大唐了?

"......

"

论弓仁恭敬的行了一礼。

论钦陵咳嗽了几声,脸色略显蜡黄。

他这是从军的老毛病了,一直以来都没有治好过。

“最近唐军可有动静?”

论钦放下手里的书,淡淡道。

论弓仁连忙道:“回父亲,我们的人一直盯着唐军,但是唐军却是丝毫没有动静,一直驻扎,既也没有行军,也没有撤退,自始至终,纹丝不动。”

论钦陵闻言,面无表情,手指却是敲了敲桌面。

他打了几十年的仗,愣是没搞明白这杨易和薛仁贵到底要搞什么。

莫非是有了针对吐蕃的战术?

但是再厉害的战术,也得执行啊。

大唐一动不动是怎么回事?

论钦陵凝眉沉思。

他察觉的出来其中有问题,但是,却搞不明白大唐想要做什么。

他沉默片刻,目光放到自己的儿子身上。

“除此之外呢,就没有其他的异常了?”

论弓仁一怔,犹豫了一会,还是没将刚刚那人说的大鸟的事情说出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