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 太平异样的情绪,公主殿下底气居然源自一个八品下的家令!(1/3)

太平微微颔首,目光从金佛身上缓缓挪开,落在这老和尚身上。

法善一袭得体的大红色斑?

袈裟,里面是明黄色僧衣,看起来颇有得道高僧之感。

太平眼皮不抬,轻轻的嗯了一声。

“法善方丈不必多礼。”

法善恭敬道。

“多谢公主殿下,不知道公主殿下深夜造访,所为何事?”

太平狭长的眸子眯起,红艳艳的唇角略微勾起一抹似笑非笑。

“方丈乃是杭州德高望重的大师,佛法高深。”

“既如此,不如方丈给本宫阐释一番佛祖割肉喂?

的典故?”

法善一愣,已经大概明白过来这位公主殿下的意思。

这是要他们寺庙出点血,来赈济灾民?

不过他还是有些纳闷,民间传言这位公主殿下吸血扒皮,甚至不惜抬高粮价,来牟取利益。

怎么半夜还跑到他们寺庙来要求他们“割肉”

来赈济灾民了?

法善略微有些不解,不过依然还是道。

“回禀公主殿下,佛祖割肉喂鹰乃是行无我利他的菩萨道,所谓众生平等,慈悲喜舍,这是教导吾等应常怀济世慈悲之心。”

太平微微颔首,雪白的脸庞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

“好,既如此,那杭州现在剧变陡生,稍不留神就要饿殍遍野。

“法善方丈何不效仿佛祖行无我利他的菩萨道?”

法善心中暗道一声果然,对公主殿下的来意自问已经了若指掌。

他微微一笑。

“公主殿下放心,老衲明日便大开本寺,光施善粥,以赈济灾民。

无非是一些粥汤罢了,万佛寺还是施的起的。

太平唇角勾起一抹嘲讽,并未言语,只是转头看向大殿内的金佛,留给法善一个侧脸。

法善一愣,不明所以。

旁边的杨易淡淡道。

“法善方丈似乎会错了意,公主殿下何时要寺庙施粥了?”

法善眉头紧蹙,目光紧紧的盯着杨易。

"

TE......

"

杨易微微一笑。

“公主家令杨易。”

法善心里一震,老迈的眸子微微一缩。

这就是那位智退吐蕃,要回大唐将士的杨家令?

听闻连那号称亩产千斤的红薯都是此人献出。

杨易在关中的名声极为响亮,即便是他这个远在杭州的老和尚那也是如雷贯耳。

没想到传闻中力能博虎的的杨家令居然如此清俊。

他口呼佛号。

“阿弥陀佛,还请杨家令示下。”

杨易淡淡道:“公主殿下来到杭州不久,倒是对杭州有了一些想法。”

“比如这万佛寺十里之外的青石桥,年久失修,下方便是湍急河水,想要通行此桥,便也是要战战兢兢,又好比山下的土泥路,一旦下雨便是坑坑洼洼,围绕此山周围的村民,每逢出去,都要狼狈不堪。”

“这是杭州府衙的失职,公主殿下打算重新修路筑桥。”

“法善方丈既为万佛寺方丈,乃是大德,何不捐献资财,助公主殿下重新修路筑桥?”

法善脸皮一抽。

原来这公主殿下和杨家令是在打这个主意?!

要他们寺庙出钱修路筑桥?

那是要他们狠狠的出一笔血啊。

怪不得看不上他施粥,这两个花费就不是一个概念。

他现在已经来不及去想这位公主殿下暗中有什么目的。

他要是接了这个话茬,万佛寺估计要送出去一大笔钱。

法善额头见汗,他佛号一声。

“公主殿下、杨家令,万佛寺只是杭州一隅小寺,这修桥补路一事,恐怕力有不逮。”

“不过本寺愿意资助官府五千贯,作修桥筑路之用。”

太平没有吱声,只是依然与殿内金佛对视。

杨易眉头微微蹙起,淡淡一笑。

“法善方丈这就心不诚了,佛祖割肉喂鹰,方丈却谈什么力有不逮?”

“无我利他,慈悲喜舍,方丈岂有贯彻其意?”

“出家人就要多奉献,少谈什么钱不钱的。”

法善方丈脸上满是错愕,一时间竟没法回答杨易的话。

杨易微笑道。

“衙门的官员三日后就会前来万佛寺,与方丈一起商议筑桥铺路的事宜。”

“此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

“公主殿下这次来杭州,只为一件事,那就是利民。”

“挡在这条路前面的,都要被粉身碎骨。”

“方丈,不利于团结的话,可不要再乱讲啊。”

法善背后冷汗涔涔,杨易的话杀气腾腾,显然没打算再跟他虚与委蛇。

他咽了口唾沫,还是叹了口气。

“老衲明白了。”

这位公主殿下和杨家令深夜造访,就必然没给他拒绝的机会。

谁也不知道这位刚来杭州就冒天下之大不韪,抬高粮价,激起民愤的公主殿下到底是有何目的。

但是法善心里清楚,这位公主殿下行事如此乖戾霸道,若是自己拒绝,估计没好果子吃。

片刻后。

太平和杨易在法善一众僧人的护送下离开了万佛寺。

月明星稀,黑夜如墨。

马车内。

“接下来是去哪?

"

太平看了一眼窗外月光下犹如剪影的杨柳枝丫,随口道。

杨易挑了挑眉。

“有个什么青山寺的,听说香火很盛。”

太平撇撇嘴,冷笑道。

“这些寺庙的和尚靠百姓的香火钱和寺庙的田地,倒是过得跟富绅一样。”

“哪有光拿钱不奉献的道理?”

“这次得让他们好好出血。”

过了几日。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