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梼杌、混沌出!四凶齐至!(下)
另一侧,一只人头虎腿并长有野猪獠牙的怪兽瓮声瓮气的哼道:“杀了他们就是,我等本就是凶兽,何须多言?”
“就是就是,废话不多说,手下见真章!”
一只犬状凶兽则很是奇怪,咬着自己尾巴在转圈,不时朝天大笑,此刻也出声附和道。
饕餮贪欲最强,也是四大凶兽中实力最强者,深知单凭自己万万留不住鲲鹏两人,却又不甘放走到嘴的‘美食’,因此蛊惑另外三凶:“我等若同心协力,当可拿下此二人。
大罗金仙想必大家都不曾吃过,不过定是十分美味,若是能吃掉,只怕也够我们再次晋阶了,诸位不可错过啊!”
说到‘晋阶’,另外三大凶兽看着场中的鲲鹏和长乘,更是眼睛放光,跃跃欲试,急不可耐!........................................
这厢鲲鹏悄然取出【北冥壬癸旗】
交给长乘神。
四凶实力不弱,十分凶悍,长乘应付起来颇为吃力;大战将起,自己压力也大,只怕无暇分心他顾,因此早做安排。
长乘作为第一个小弟,又是先天神?
,实力不俗,不容有失。
鲲鹏和四凶中实力最强的饕餮交过手,心中有数,自己实力盖过四凶,又有洛书九宫衣等法宝,自保绰绰有余!
长乘有点意外,接过了北冥壬癸旗。
他也没想到鲲鹏竟会把五行旗予自己防身,不由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虽然鲲鹏自有其他法宝和手段,但是有这份心思和胸襟气度也是难得,长乘心中感动,只觉得自己的选择确是值当了!
怕鲲鹏不了解而大意吃亏,长乘轻声为鲲鹏介绍新来的两头凶兽:“这位长得像狗的凶兽,名曰混沌(即浑敦),向来活动于西荒,它也是西方一害,惯于伤害有德,亲近凶恶,是非不分!”
“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耳而不闻,有腹而无五脏,有肠直而不旋,食而径过。
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人有凶德而往依凭之。
天使其然,名曰浑沌,一名无耳,一名无心。
所居无为,常咋尾回转,向天而笑。”
大名鼎鼎的四凶之一,混乱无序的代表,鲲鹏岂会不知?
脑海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来这段记忆。
只是如今看它(混沌),明显跟《山海经》中【帝江】
的形象特征不搭调啊,所谓【帝江】
就是【混沌】
的某种说法不攻自破!
(1)“这位虎状有獠牙的凶兽,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谓之?
杌(táo wù),也是西荒一大害!”
长乘娓娓道来。
“得!
这下齐活了,前世鼎鼎有名的‘上古四凶’一个不落的都出现了,而且还在围杀于我,也不知道是有幸还是不幸啊。”
鲲鹏哭笑不得。
“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能斗不退,名?
杌。
一名傲很,一名难训。”
这?
杌,代表了凶狠和恶毒,不过到底还是一根大棒槌嘛!
不过,这种人(兽)应该最好对付!
“毕竟是一根筋,死脑筋嘛!”
鲲鹏如是想道。......................................
PS:【混沌】
和【帝江】
不太一样。
【混沌】
有多种说法,作为四凶,和【帝江】
的形象并不算相似。
本书采纳下面第1种说法!
不采纳【帝江】
这个说法!
【混沌】
的3种说法如下:1:汉代地理书《神异经?
西南荒经》记载:“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罴(pí,熊的一种)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性,有腹无五藏,有肠直而不旋,食径过。
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凭之。
名为混沌。
所居无为,常咋其尾,回旋仰天而笑。”
2:《庄子?
内篇?
应帝王第七》,庄子叙“七窍出而浑沌死”
故事。
原文:南海之帝为?
,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3:为尧舜时“四凶”
之一,因其清浊不分,故后因用以指愚顽,糊涂。
《史记?
五帝本纪》:“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
【帝江】
的说法如下:《山海经?
山经?
西山经》中的帝江:“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
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
有神焉,基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
【混沌】
和【帝江】
的形象、活动范围根本就不一致嘛!
最后,其实《山海经》中并没有四凶,四凶基本上出自《神异经》,特别是本书中四凶的形象和特征,取自《神异经》。
感谢【书友20200913080214507】
10号的1推荐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