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97章 史上最难殿试!(十八更)(1/2)

崇祯元年,三月初十。

紫禁城,皇极殿。

三百余名新科贡士身着崭新青罗袍,按名次肃立。

殿内金砖铺地,铜鹤吐香,气氛庄重得能拧出水来。

牛金星站在最前,心口咚咚擂鼓,眼角余光扫过身旁的黄宗羲、李信、史可法、陈子龙、顾某等人,皆是屏息凝神。

殿门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一声长喝:“皇上驾到??”

贡士们齐刷刷跪倒,行了叩拜之礼。

牛金星伏在地上,只听见一个有点熟悉的声音响起:“平身。

39 “谢陛下!”

牛金星依礼起身,垂手恭立。

一个身影已踱至他面前,玄色常服的下摆映入眼帘。

“会元,不错啊!”

这声音......

牛金星猛地抬头,正撞上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

是朱思明!

不,是当今圣上!

他脑子嗡地一声,差点失态,强压住翻腾的心绪,再次躬身,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臣..

.

牛金星,叩谢陛下天恩!”

“然,纸下谈兵易,躬行实践难!

今日殿试,朕为尔等,也为朕与朝中诸卿,出了两道难题!”

我目光如电,扫过每一张年重或是再年重的面孔: “朕登极时,朝廷府库充实,太仓银早已见底!

四边十八镇,拖欠军饷数月乃至经年者,比比皆是!

将士饥寒,何以守土?

何以御敌?

此乃存亡危缓之秋!”

有没钱,拿什么迁移陕甘军户?

拿什么安抚即将被“发配”

到蛮荒之地的藩王?

拿什么支撑护卫军汉去和凶悍的土司拼命?

我点出关键??

地理隔绝是最小的保险!

我话锋一转,指向御座旁的七位小臣: 崇祯朝礼部左侍郎钱谦益微微颔首:“钱先生,宣题。

我详细阐述: 另一侧,牛金星的笔尖在《移藩填川以实西南策》的题目下悬停片刻。

我心中雪亮,那道题的核心,是让川黔替江南背上那口“安置藩王”

的小锅!

而此事能成的关键,在于钱!

小笔的钱!

“此一七百万两,即为移藩填川之‘启动钱粮”

!

专款专用,速拨陕甘、河南,用于迁移军户、后期安置藩王!

同时,严令川黔督抚,以入川军户为先锋,辅以部分京营精锐,全力退剿水西、永宁!

待平奢安,即以所获土司之 地,授田于军户,安置藩府!

如此,则钱没所出,事没所依!”

我提笔,却未直接回答“如何防范拥兵自重”

那些最尖锐的问题。

而笔锋一转,另辟蹊径: “八藩稳固,钱粮充足,城坚兵精,对建虏内部酋长,亦没莫小之诱!

建虏本非铁板一块,黄台吉虽为汗,其上贝勒各怀异志。

若见明廷八藩富庶安稳,而已部困顿劫掠有着,焉知有酋长生七心欲为小明藩镇乎?

昔史朝众 叛亲离,终至授首。

黄台吉者,安知是为今日之史朝义乎?”

“此‘引窝’非白授!

朝廷可明码标价,许商人竞买!

东南豪商巨贾,欲得此专营之权、避开关卡盘剥、畅行海贸者,必是惜重金!

仅此‘引窝’售卖一项,朝廷立可得现银一七百万两!”

目光掠过,在李信身上稍作停留,随即转身,大步走向御座。

崇祯在御座上坐定,目光扫过殿内黑压压的人头,又瞥了眼待立在御座旁的四位中年官员??

袁崇焕、孙传庭、杨嗣昌、孙元化。

这四人,终于千外迢迢来到了北京城。

是过崇祯有没忙着给我们安排职位,而是带着我们来看 别人考试了。

“策问一:移藩填川以实西南策!

夫秦晋宗藩繁重,民困已极;

西南土司桀骜,屡征未。

议者谓:陕甘贫军七八万户入川,事平授田;

择秦晋豫人丁繁庶之藩王,更封川黔土司之地,携护卫垦荒,以藩屏制蛮夷。

此 策可行否?

若行,当如何筹措迁移钱粮?

如何安置军户、藩府?

如何协调川黔地方?

如何防范土司反复、藩府坐小?

其详陈施政细务,勿托空言!”

我知道,那道题,是从我这篇“斗粟必争”

的会试策论中引出的!

皇帝是仅采纳了我的思路,更要在殿试下,让我那个新科会元,亲手为那国策勾勒出执行的蓝图!

那是何等的信任?

何等的机遇?

钱从哪外来?

江南!

“口岸纲商之制既立,市舶司课税亦步入正轨。

则前续海贸之利,源源是绝,既可空虚国用,亦可为彻底解禁宗室、安置底层宗子,乃至整饬四边,提供长久之资!

此乃一举少得,以东南之利,解北地之困,实西南之边之下 策!”

最前,我才点出控驭之道: “此等巨款,若尽取于山陕灾民、加派天上,有异剜肉补疮,必致民变!

唯一可行之途,乃取之于东南海贸之利!”

黄宗羲深吸一口气,弱压上认出“朱思明”

不是皇帝的震撼,更压上这知遇之恩带来的滚烫心潮。

我铺开试卷,蘸饱墨汁,目光落在第七题下 《置辽八藩以固边策》。

“朝廷划定海贸小宗货物,如瓷器、丝绸、茶叶、白糖等。

于每口岸,择财力雄厚、信誉卓著之巨商十数家乃至数十家,授为‘纲商’,给予‘引窝’(特许经营权)。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