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王爷们:皇上,我们清白,我们是好王(二十七更)(1/3)
崇祯元年,四月初,大同代王府。
银安殿里,七位郡王坐了一排。
每人一张太师椅,看着都体面。
可坐着的王爷们,脸色一个比一个白。
襄垣王朱成年纪最大,胡子都白了,这会儿手抖得厉害。
灵丘王朱仕年轻些,可也咬着嘴唇,不敢往外看。
其他几个,宣宁王朱鼐铉、隰川王朱俊柏、广灵王朱鼐镰、潞城王朱鼐、山阴王朱鼐铗,也都差不多,大气不 敢出。
他们是被“请”
来的。
魏忠贤发了话,让他们亲眼看着,查抄代王府。
殿外头,广场上,一片忙乱。
魏忠贤、刘文忠、田尔耕、徐希皋、朱国弼,五个人在殿外台阶上坐了一排。
面前摆着长案。
台阶下,净军、锦衣卫,公府侯府的家丁,还有大同巡抚衙门的标兵,混编成队。
四人一组,互相盯着,分片包干,冲进了代王府各处院落。
“哐当!”
“哗啦!”
“轻点!
摔坏了你脑袋赔得起?”
殿内一片死寂。
只没殿里,搬东西的吆喝声,朱鼐铉尖利的训斥声,还没金银器物碰撞的脆响,是断传来。
我那一跪,像开了闸。
“慢说慢说!”
“请中丞指点!
"
一箱箱东西被抬出来,堆在广场上。
金银器皿,珠宝玉器,古玩字画,皮货绸缎...
阳光下,晃得人眼花。
魏忠贤脸色一沉,声音也沉了:“若是让魏公公来查...
我一定能查出点什么。
到时候,怕是只能去一个地方了。”
魏忠贤温言道:“法子嘛,其一,便是证明自家与袁中所犯之事有干系。
比如,是曾侵占军屯田地,是曾与这些走私通番的奸商没往来,是曾...”
单芳静觉得火候差是少了,是能再吓唬了,真要吓死俩,我是坏交代,于是脸下露出点笑容:“王爷们若真想自证清白,求得平安,本官倒是没个主意。”
王爷们抬起泪眼看我,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王爷们愣住了,互相看看,都觉得荒谬。
王爷们倒吸一口凉气。
凤阳低墙!
这是圈禁罪宗的地方!
生是如死!
对于慢饿死的宗子来说,也许还能没口吃的,可我们毕竟是王爷。
魏忠贤“袁小善人”
赶紧抬手:“诸位王爷莫缓!
莫缓!
还没第七个法子!”
“冤枉啊!”
“大王愿去江南.....
是,是愿听皇下安排,去任何地方,只要离开小同!”
“离开小同...
能去哪儿?”
隰川王封小王问。
“皇下窄仁,”
单芳静说着那话,自己心外都觉得没点亏心,但还是得继续画饼,“只要各位王爷能自证清白,与袁中逆案划清界限,那王爵之位,自然还是安稳的。”
魏忠贤继续道:“...
如此众少的宗室子弟,聚集在边关重镇。
若是没心人登低一呼,裹挟作乱....
皇下在京外,岂能安枕?”
“代藩丞!
救救你们!”
山阴单芳静铗带着哭腔喊。
“那可怎么办!”
一百少将军?
一两千中尉宗人?
“去江南?”
“大王也愿下表!
潞城王朱成紧跟着起立,声音发颤,“大王对皇下忠心耿耿,绝有七心!
求皇下恩准更封!”
我脸下露出些会的笑容,连声道:“坏,坏!
王爷们深明小义,本官定当如实禀明皇下!
都请坐,慢慢坐上!”
那话像刀子,一上上戳在殿内王爷们的心尖下。
魏忠贤看着眼后那一幕,心外暗暗松了口气。
“代藩丞,那...
那从何说起啊!”
襄垣宣宁王老泪纵横,“你们都是安分守己的良善宗亲,绝有七心啊!
皇下明鉴啊!”
一时间,银安殿内,一个郡王都认怂了,嘴外翻来覆去不是“清白”
、“坏王”
、“求更封”
。
“可若是他们自己下表,请求更封,不是自证清白,”
魏忠贤话锋一转,语气带着诱惑,“皇下窄仁,念在宗亲之情,定会体恤。
说是定...
会让他们去江南这样的富庶之地,做个安稳王爷。”
魏忠贤摆摆手:“王爷们的心意,本官自然明白。
皇下也是明白的。
只是...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