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姐妹情深 二合一(2/3)
眼看张老爷将那张纸扔出了门,她冷哼了一声,吩咐丫鬟进门来,指了指那张纸:“把这玩意儿送去衙门,取回当初我和老爷定亲的婚书。”
丫鬟吓一跳,偷瞄了一眼屋中几人神情,拿着休书一溜烟跑了。
张老爷气得胸口起伏:“你少出去丢人,那休书我还没摁指印,大人肯定不许。”
“不要紧。”
张夫人随口道:“我们夫妻俩这些年发生了太多事,我受了太多的委屈,如果大人问起,我很愿意将你干的那些混账事告诉他,请他帮着评评理。”
张老爷:“……”
还不够丢人吗?
夫妻吵架的事怎么能拿到公堂上去说?
“让丫鬟回来。”
他厉声道:“你想走,我成全你。”
张夫人一乐:“我一个女人都不怕丢脸,你怕什么?
可见你还是心虚的,张绘,我还就得去衙门把你做的那些事说出去给外人评评理。”
她侧头看向了儿子:“你刚才说得对,如果青瑶是男子,这张家祖辈积攒下来的家业,都要被你爹拱手送给你姑姑的孩子。
说白了,他们才是一家人,我们都是外人。”
“我没有。”
张老爷心里明白着呢,张慧娘手头的银子花光了,张青瑶带着两个孩子寄人篱下……不管是谁,都不会嫌银子多的。
儿子一次次这么说,万一让她们母女俩多想了怎么办?
若她们开口讨要,他肯定是不会答应这么离谱的事的,到时候,定然会影响了兄妹之间的情分。
母亲走的时候让他好好照顾妹妹,他不愿意和妹妹互相生出怨气,兄妹俩反目成仇,绝对是母亲不愿意看到的事。
楚云梨站在一旁从头听到尾,若有所思:“娘,当年你生孩子难产的时候,真的是母子俩只能活一个么?”
听到这话,张夫人霍然扭头,面色越来越难看:“你什么意思?”
虽然是问话,但她已然明白了女儿话中之意。
如果没有到大小只能保一个的地步,那就是男人为了照顾妹妹的孩子特意要了亲生孩子的命。
想到此,张夫人活生生打了个寒颤。
她总觉得张老爷宠妹妹,但应该还没到这种地步。
这些年来,也从来没有怀疑过难产的真相。
当初的她顾念着夫妻感情,好多事情都没有细究,如今她对张老爷失望透顶,该查的事还是得查个明白。
她侧头吩咐:“去郊外的牛头村把李稳婆找来。”
当年帮她接生的时候,李稳婆还挺年轻的,好像三十不到,如今或许还在人世。
张老爷面色大变:“你这是何意?
你认为我会为了慧娘的孩子害死咱们的孩子?”
“难道不是?”
张夫人盯着他的眼:“你没做过的事被细查,你慌什么?”
张老爷别开了脸:“不可理喻。”
楚云梨也只是一个猜测,没想到张老爷这么大的反应,当年的事,搞不好真的是他算计的。
张慧娘冷哼一声:“哥哥,若真的要把家业给我,谁也阻止不了。
用不着这么偷偷摸摸,当年我把孩子留在家里,让哥哥照顾,也不是为了分家产,而且放在别的地方,我不放心……”
“光生不养,连畜牲都不如。”
张夫人喷她:“赶紧自己去找个院子住着,再留在这里,我就把你和柳临风的那些事告诉柳夫人。”
张慧娘像是瞬间被人扼住了脖子似的,憋得面红耳赤,却不敢继续撩拨。
在她看来,便宜嫂嫂已经有点疯了,受不得任何刺耳的话,真逼急了,什么事都敢做。
送休书的丫鬟到底是在门口被拦了下来,这一回,张老爷不敢再废话,直接在和离书上摁了手印。
张夫人也没细瞧,抬手就摁。
两人都挺决绝,看着对方的目光中都满是厌恶。
张夫人拿着和离书,有些恍惚。
当年夫妻俩成亲的时候,她是怀抱着一腔憧憬嫁进来的,以为自己寻找了此生的良人,从此以后夫妻举案齐眉,再有一双儿女的话,就能一生圆满。
结果呢,一双儿女有了,到底没能圆满。
张老爷捏着那张和离书,感觉心里空落落的。
他忍不住问:“你真想好了?”
张夫人想要和离已经不是一两天,早已想好了这之后会有的种种处境。
这会儿拿到了和离书,难受归难受,心中却有了种尘埃落定之感。
张青东看出来母亲心绪不平,急忙上前道:“娘,回头你跟我一起回去,四处转一转,别想这些烦心事了。”
而张慧娘则有些欢喜,夫妻俩和离之后,嫂嫂就再也管不了她。
而哥哥是绝对舍不得让她住在外头的。
当然,张慧娘没有傻到立刻提出来,这会儿的便宜嫂嫂应该是最疯狂的时候,还是不要撩拨的好。
张青瑶坐在角落的椅子上,低着头整理袖子,仿佛不知道这边写和离书的事。
张老爷见儿子安慰妻子,对自己却不闻不问,忍不住道:“既然已经说清楚了,那就赶紧走吧。
以后若是后悔……”
“我不会后悔。”
张夫人摩挲着那张和离书:“我早就受够了,如今总算能解脱。
好在,两个孩子都很懂事,没有怪我。”
张青东心里颇不是滋味:“娘,你别这么说。”
楚云梨也上前安慰,又道:“哥哥若是能活下来,知道你这些年的遭遇,也一定不会怪你的。”
张老爷脸都黑了。
张夫人看着他如此,心情愉悦:“我还得查清楚当年难产的真相。
张绘,若是让我知道你故意害死咱们的孩子,我绝对会让你给他偿命。”
张老爷脸色愈发难看。
另一边,张慧娘忍无可忍,斥责道:“我没有让哥哥害你的孩子……”
“但你哥哥对你好,怕你受委屈,怕你的孩子受委屈。
看他这些年对你的照顾,如果他真的做出这种事来,我一点都不意外。”
张夫人坐在椅子上,看向张老爷:“你放心,查清楚事情真相之后,你让我留,我都不留。”
张老爷揉了揉额头:“我还有事,得先去书房,等人到了再来叫我。”
“现在去安排人,已经晚了。”
张夫人眉眼间满是嘲讽。
稍晚一些的时候,前去接稳婆的人回来了,稳婆早在前年就已经入了土,只接来了她的女儿。
原来,稳婆也是儿女双全。
不过之前他儿子帮人扛货的时候摔了一跤,很矮的地方落下来,人却当场就没了命。
没多久,她儿媳就改嫁了,还把孩子也带走了。
稳婆想要讨回孩子,还没来得及去要,又听说孩子在村里玩耍的时候掉入了河中,捞上来时,小身子都凉了。
一双儿女,大儿子一家彻底没了。
就稳婆的女儿日子过得还不错,可在兄长出事后不久。
她孩子在和村里人其他孩子一起玩闹时,突然被人用棒子敲了一下头,在那之后,孩子一直就听不清楚,说话都是支支吾吾,自家人只能猜个大概意思,外人一点都辨认不出她的话。
稳婆的女儿这些年在孩子身上费了不少银子,可一直没有治好他的耳朵,想要再生一个,又没有好消息。
无奈,她开始求神拜佛,开始信命。
都说人在作天在看,好多人日子过得不顺心,就说是老天爷给的报应。
在稳婆的女儿看来,她母亲当年一定是做了不少的亏心事,就她知道的,母亲由于经常去帮各个夫人看胎位……因为母亲手艺好,城里的不少富家夫人都在请,又因为住在村里,接触的都是村里的穷人。
因此,她母亲那些年见过不少有孕的妇人,暗地里做过一个营生……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多,三五个是常事,十个八个的也有。
但大户人家不同,必须得是有儿子才能让生孩子的妇人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