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2324、不孝顺的媳妇 十三(2/3)

李家夫妻身强体健,可自家姑娘经不起折腾,万一气病了,老爷又该担忧。

老爷那病,也经不起生气,怎么看,见面都有害无益。

因此,管事出门传话时,语气特别坚决。

李家夫妻拿着一大堆东西被拒之门外,两人?

色都不太好。

李母上了马车后,再也压不住怒气:“那罗梅娘欺人太甚!

前两天还能跑到家里去找茬,怎么可能?

见客都不能?

她怎么不病死算了?”

如果罗梅娘死了,哪儿还有这些麻烦?

李父揉了揉眉心:“是华林做错,她生气也正常。”

李母听不得这话,当即又发作了一通。

末了还砸了杯子:“简直??

不顺!”

“慈母多败儿。”

李父叹息:“当初若是你不护着华林,他也不会这么任性,更不会做下这些事。”

李母瞬间暴怒:“孩子又不是我一个人生的,学坏了你却只怪我宠坏了孩子,天底下哪有这种道理?

小时候我打他还少吗?

反而是你,经常忙生意,十天半月不着家,甚至还在外头和那些女人勾勾缠缠......”

李父一巴掌拍在小桌上:“都什么时候了,还翻这些旧账,你能不能消停点?”

近几天家里气氛不好,李母经常撒泼,但若李父真的生气,她是不敢乱来的,当即趴在桌上大哭起来。

楚云梨听到管事说李家夫妻吵着架走的,心情愉悦,还喝了一碗鸡汤。

正想回去小睡一会儿,管事又来了,说门口有人求见,是来道谢的。

来了这里,楚云梨一直都在养伤,唯一?

的人就是那天在巷子里捡到的年轻人,她挥了挥手:“顺手为之,让他回去吧。”

管事没动:“他要亲自给救命恩人道谢,还说若见不着人,心里?

安。”

“那就请进来。”

楚云梨不以为意,又吩咐人给孩子换一身衣衫,准备一会儿见完人就带着孩子一起睡。

年轻人走进来,身形单薄,步伐沉稳,看到楚云梨后,他微愣了一下,回过神急忙一礼:“多谢姑娘出手相助,救命之恩,日后若有机会,一定厚报。”

楚云梨早在看到他时就收起了漫不经心,打量了一番他身形容貌气度,心下满意,面上却不露,笑容温婉:“举手之劳而已,不必客气。

听说公子侍母至孝,孝心难得,我心中敬佩,日后公子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可以再来找我。

对了,公子可否缺药钱?”

胡意安来之前,就知道罗姑娘是个好人,那天他恍恍惚惚睁开眼睛看到过她,当时只觉熟悉,熟悉到心中悸动不已,可惜身子不争气,?

句话都没能说上。

今日再见,那种熟悉的悸动再次填满了肺腑,见姑娘这般温柔,他更是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

“不......

不缺......”

其实是缺的,但欠姑娘已经够多,他本就还不起。

若是没脸没皮继续要银子,于人家姑娘来说,那就是救了一坨甩不开的臭狗屎。

他不想变成那样。

“这样吧,我认识几位高明大夫,回头让他们上门给伯母诊治,至于药钱……………你别有负担,先由我这?

帮你垫付。”

见他一脸不安,楚云梨提议:“你若过意不去,就去罗家铺子里帮忙,用工钱来抵。”

胡意安努力摁住激动的心情:“那我就厚颜受了姑娘的帮助,日后一定尽心尽力帮姑娘干活。”

母亲的病情有了着落,他也能经常见着东家姑娘,真好!

于楚云梨来说,既帮了他,又把人薅到了身边培养感情,一举两得。

关于罗梅娘帮了一个年轻人,又将人请来帮忙的事很快传开。

李家派来暗地里注意着罗家父女动向的人坐不住了,急忙赶回去报信。

“那人挺得罗姑娘重用......”

李母一脸严肃:“那人长相如何?”

“长得好看。”

小伙?

急忙道:“像是个小白脸,罗姑娘几乎每天都要见他。”

所以他才急忙回来报信。

李母皱了皱眉,看向身边男人,问:“她该不会是看中了人家吧?”

李父:“......”

李华林心头特别慌乱,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动手是不可能动手的,他开始想别的出路。

如今的法子,最好是让父女?

不再计较剖腹之事......

但想也知道特别难。

可是再难,他也得试一试。

李华林眼神一转,又有了主意,他找来自己的随从,低声吩咐了几句。

如今的罗父身体虽然好转,但还是挺虚弱的,每次出门都得准备不少东西。

因此,父女?

回去时走得缓慢。

到家不久,听说大人提前回来了,父女俩折腾着又要去衙门。

还没出门,有客人上门,还是贵客。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儿女亲家就是最重要的客人。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有多忙,都得丢下手头的事情好好招待。

不过,那是罗家以前对待李家的态度。

现在嘛......

虽然没去公堂上,可看李华林神情,就知道剖腹的事情和他脱不开关系,罗父看到他就烦,深恨自己眼睛不够利,连带的也有些迁怒李家。

李家老两口都到了,就连李华林的大哥李华平也急匆匆赶来。

李父这辈子生了两个儿子,将小儿子送出去做了上门女婿,他心头不高兴,也怕外人议论,但大小两个儿子没有因为家里生意的事情吵架,也是他人生第一得意事,平时没少在外头炫耀。

他对于罗梅娘多有不满,但因为没有同处一屋檐下,倒也过得去。

此时不一样,李父奔上前来:“亲家,你们这是要去哪儿?”

“不巧得很,今日没空招待客人。”

罗父开门见山:“咱也不是外人,我这边有急事,你先回去,等我得了空,再上门拜访。

’ 一开口就是逐客令,还是不客气的那种。

李家老两口心底一沉。

罗家发生的事情他们都听说了,一开始还怀疑过儿子,没有明着登门,私底下找机会和儿子见过面。

彼时,李华林指天发誓,说剖腹之事与他无关。

李家夫妻?

自然是信自己孩子的,见儿子说得笃定,多问几句,儿子还生了气,立刻就信了自家孩子。

没有插手也好,罗家人丁单薄,儿子在那里平时虽然要受点气,但日子能很好过。

结果,方才随从回家,说罗家父女已经报官,让他们赶紧来劝劝。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