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1160. 嫁外地人的姑娘 五 “没忘!”汤……(1/2)

“没忘!”

汤翠林低声呵斥,看了一眼院子外,“小心隔墙有耳。”

“院子里就咱们两个人,我声音又不大,外面的人哪里听得见?

分明就是你心里有鬼,不想被我质问。”

小甜特别愤怒,“你今天跑去找刘桐花道歉,险些坏了大事知不知道?

如果周大夫反悔,你娶谁去?

娶不到人,咱们忙活这么久,岂不是白费力气?”

“我知道了,我就是一时冲动才跑去道歉,以后不会再做这种事,你别再说了,我头要痛死了。”

汤翠林很不耐烦,忍着疼痛将碗端起,一口把药喝完,然后把碗一放,缩回了被子里。

小甜特别生气,直接把碗给砸了。

汤翠林恼怒不已:“你发什么疯?

干脆你把村里所有人都叫过来看我们吵架好了,谁都会做错事,你就没有做错过吗?

上一次那个豌豆村里,就是你自作主张,害我们白忙一场……得饶人处且饶人,揪着一件事情不放,是不是想让我以死谢罪?”

两人在院子里的争吵的动静隐约透过院墙传出,不过二人都很谨慎,外面人只听得见两人在争执,并不知道两人到底在吵什么。

* 楚云梨在晚饭后特意把全家人叫在了一起,然后她把最近拿到的七百八十两银子全部拿了出来。

刘家人常年在村里,偶尔会去城里,但胆子不够大。

卖药材这种事一直是楚云梨当仁不让,银子在拿回来后她也没有拿出来,全都自己收着。

对于刘家人来说,这是很大一笔钱。

楚云梨不可能独自拿着。

“三姐没有参与,这银子分不分给她?”

说实话,几人在山上奔波的那几天特别疲累。

但是,辛苦后换来了这么多的银子,他们就觉得一点都不累,这银子来得并不难。

屋中一片安静,谁也没开口。

还是刘大哥出声:“咱们兄弟姐妹四个,从小感情就好。

三妹是家里的大闺女,没出嫁的时候也挺辛苦。

这银子我很愿意分给她……”

刘二哥听到这里,忍不住接话:“但我不想给那个混账,他那么孝顺,这银子落到他手里,多半会落到陈家人的手中。

到时候,三妹怕是一个子儿都没得花。”

妯娌二人也是差不多的想法。

银子是好东西,谁都想独占,但是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人不能太过分,有些好处,该分就得拿出来分。

因为这世上不只是银子重要,亲人同样重要。

如果分三份,一人能够拿到二百六十两,分成四份,就是二百不到。

其实有一百多两银子,在这个村里已经能过得很宽裕了。

楚云梨将所有人的神情看在眼里,心底有点欣慰,刘桐花的这些家人还不错,她提议:“还是给三姐分一份,但是,这银子不能给她,甚至不能让她知道。

等她遇上难处的时候,咱们再主动拿出来。

然后告诉陈家,这是咱们家借给他们的。

可不能让陈家人觉得咱们家的付出是理所当然。”

李氏一拍大腿:“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爹娘收着吧,我们和大哥不碰三妹的银子。”

说到这里,她嘿嘿一笑,“我怕收着收着,舍不得拿出来了。”

林氏赞同,她不沾这个银子,也不想让小叔子沾……如果这银子被花掉了,到时她得把自己的那一份拿出来分给老三。

“爹娘要先取一份,然后咱们再分。”

胡氏看到兄妹几人有商有量,主动道:“我和你爹取二十两!

足够我们花了。”

刘父也是这个意思,他们的年纪不大,但已经做了祖父母。

这就算是老人了,如果不当家,那确实留点散银子够买零嘴和偶尔递点铜板给孙子就行。

兄妹三人愉快地把银子分了,属于老三的那一份交给了双亲。

当日,院子里的烛火亮到了深夜。

妯娌二人都在想着将银票藏在哪里才不会被人发现,放在这里也不安稳,藏在那里也不放心,几乎折腾了一晚上。

这院子虽然够住,但树大分枝,早晚都会分家。

第二天一大早,刘二哥就提出,趁着这段时间农闲,他想在村里选一块地基自己造房子,以后这个院子就留给老大。

村里默认长子养老,并且分给父母养老的那一部分屋子和田地在老人百年之后,就属于给其养老送终的儿子所有。

刘大哥有些意外:“现在就造房子?

会不会太早了?

还有,院子这么大,你一点都不要,说不过去的……这样,你要是把院子留给我,回头我给你五两银子,就当是买下分给你的那一份。

不过,你们现在别急着搬,等个十年二十年再说。

父母在,不分家。”

“刚好村里有一块地基还不错,四四方方的。

万一被别人买去,以后就不好找合适的地方了。”

有了这么多的银子,刘二哥夫妻俩对于能从家里分到多少已经不在意了。

盖好了房子,还能再买个三十亩地,每年靠着地里的出产,他们都能把日子过得滋润。

话说到这种地步,刘大哥也不好挽留,万一拦着不让二人造房子,最后没了这块好地基怎么办?

刘父答应了。

“现在分家跟以后分家也没什么区别,我们不是那老古板。

去换身衣裳,一会儿我带你们去村长家里,先把那块地敲定了,拿到地契才算落袋为安。”

一家子雷厉风行,村里不是没有人打那块地的主意,可买地就要三两银子,除了汤翠林这种外来的富户,村里人买这块地会很费劲。

听说那块地被刘二哥给买下了,村里人都有些不明白刘家人的想法。

汤翠林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娶周半夏……刘家最后一个还没出嫁的闺女的婚事被抢,一家子没有任何伤心失落,转头就要买地基造宅子,这是完全没将汤翠林当一回事啊。

刘家人认为,刘桐花一个姑娘家不需要有自己的院子,早晚都要嫁人嘛,不管嫁到谁家,人家肯定是要让她住的,哪怕最穷的人家娶媳妇,都会给新嫁娘准备一间屋子。

如今家里这样富裕,桐花自己拿着近二百两银子的嫁妆,怎么也要挑个富裕的人家。

楚云梨对他们这样的说法不赞同:“不管我以后的夫家贫穷也好,富裕也罢。

我只要嫁进去,肯定都会受委屈。

但是让人家住我的院子就不同了呀,我不用看谁的脸色,对我不好,我还可以让他滚。

就像是三姐,姐夫再对她好,也好不过亲爹娘。

只要姐夫的爹娘不喜欢姐姐,夫妻俩就好不了。”

刘家夫妻有点懵,两人从懂事起就知道姑娘家是要嫁出去的,不需要有自己的宅子。

可听了女儿这番话,却觉得特别有道理。

“那……”

胡氏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银子是你自己的,你看着办吧。”

一转头,刘父又去了村长家中,买下了刘二哥那片地对面的地基,那是一片荒地,种什么都种不出,所以才留了下来,地方特别大,因为里面有大大小小的石头,想要平整出来,得很费功夫。

于是,同样三两的价钱,却比刘二哥的位置大了一倍不止。

李氏一点儿都不羡慕,因为那片地基想要整出来,还得花费不少银子。

别看夫妻俩手头的银子多,他们却根本舍不得花,之前提出造房子时,大大方方不要家里的田和地,那是因为东西没流到外处,还在亲大哥的手中,若换了别人,二人肯定是不依的。

两人留出了造房子的银子后,把所有的银子都拿去买地了。

刘二哥跑出来造房子,姑且可以说是用家里的积蓄。

村里人虽然眼热,也不会多想,只感叹一句人家兄弟感情好,这种事情都商量得通。

看见刘桐花买地,众人又觉得这是刘家夫妻赌气……你看不上我女儿,早晚会后悔。

可一转头,听说人跑去买地了,那可是一百七十两银子啊!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